保险资讯

新基金发行周期拉长 投资者热情大幅下降

更新时间:2017-08-26 06:30
  【摘要】受股市连续暴跌的影响,新基金的发行周期不断拉长,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的投资范围,而且也使基金的发行市场不断降温。而且根据数据表示,9月份新成立的基金仅有28只,其规模大幅缩水。

  新基金踩门槛成立
  9月25日,中欧兴利和中融融安二号保本宣告成立,这两只基金的首募规模分别只有2.47亿份和2.03亿份,刚刚迈过成立的门槛;9月23日,有5只基金成立,分别是大成绝对收益、国寿安保增金宝、红土创新新兴产业、华宝兴业中国互联网、华康新回报,首募规模均在2至4亿份之间……
  事实上近期成立的新基金,首募规模几乎都只停留在个位数上。据数据显示,9月以来截止25日,新成立的28只基金中,仅有两只基金的首募规模在10亿份以上,华安新乐享保本首募规模29.9亿元,排名第一,事实上其募集目标为50亿;中欧睿尚定期开放首募规模为10.09亿。这两只基金均为固定收益类产品,也显示出当前市场的谨慎程度。除此之外,其余基金的首募规模均在10亿份以下。整体首募规模的算术平均值仅为4.68亿元。
  在8月份,共有50只新基金成立,首募平均规模为4.88亿元。7月份,剔除证金专用的5只基金,其余67只新基金合计募集了498.24亿份,首募平均规模则为7.43亿份。6月份则有150只基金合计募得2852.3亿份,平均首募规模高达19亿份。

  新基金发行周期拉长
  除此之外,募集时间的延长也显示出资金的避险情绪浓厚。
  据不完全统计,自9月1日以来截止9月29日,宣布延长募集的基金共有9只,其中7只为偏股方向产品,包括华商新动力、中欧潜力价值、上投医疗健康、华泰柏瑞激励动等。而在今年以来截止6月15日大跌以前的5个多月时间里,宣布延长募集的基金仅有13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基金募集的周期也明显拉长。6至8月新成立的基金平均募集天数分别为8.52天、11.42天和26.6天,9月则为20.54天。这也就意味着,成立一只基金不仅募集时间变长,且首募规模在不断地降低。
  对比上半年百亿基、日光基频现的情况可以看出,近三个月来的这一轮大跌让基金发行市场迅速冷却,投资者热情大幅下降。

  管理人上报新基金热情减弱
  不只市场热情下降,从基金管理人的角度看,基金上报新品的热情也戛然而止。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基金公司对待后市行情的谨慎。
  据证监会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显示,尽管市场在6月15日开始一轮下跌,但由于基金市场的滞后性,在7月份,通过简易程序申报的基金仍然有到97只,通过普通程序申报的基金共有21只;而到了8月份,通过简易程序申报的基金下降到64只,通过普通程序申报的基金只有9只。而9月以来截止9月11日,通过简易程度和普通程序申报的基金分别只有4只和2只。基金公司申报新产品的数量在急速下降。上半年基金发行大跃进的场面不再。
  同时,在新申报的产品中,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占比在逐渐上升,也显示出基金管理公司开始布局固定收益类产品。
  尽管基金管理人在近期发声称四季度A股市场有望企稳回升,不过,从基金申报的角度似乎可以看出,对这一预判,基金管理人的信心并不十分坚定。

  慧择提示:股市的连续大幅调整,使得新基金的发行也遭遇了“寒潮”。因此消费者在日后购买基金时也应该提前了解股市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好的规避风险。虽然9月新基金的发行不尽如人意,但进入四季度后或许会有所好转,所以投资者应该提前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