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农民工投保养老保险比例过低 政策亟需完善

更新时间:2017-08-27 22:54

  【摘要】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问题越来越难。为了缓解养老难题,保险业推出了以房养老保险,但其推出后,并未受到人们的热衷,反而遇冷了。城市的养老问题较为严重,那么农民工又该如何养老呢?会投保养老保险吗?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50岁以上农民工3124.8万人,占比12.9%,2014年这组数字分别提高到4684.6万人、17.1%。短短5年,我国高龄农民工增加1559.7万人。让数量如此巨大的农民工安享晚年,显然不是一个容易解开的“结头”。

  子女养老难为
  以前,农民传统的养老方式有三类,分别是依靠土地、储蓄、子女养老。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我国农村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大,农民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真正保证他们的老年生活,农民工的养老模式急需改变。
  虽然“与子女居住”仍是我国农村老人们最期盼的养老方式,但对于相当一部分老人来说,依靠子女养老很困难。
  在城里打工30多年,供几个孩子结婚生子之后,62岁的田云伟并不确定未来“能靠儿子姑娘养老”。
  “孩子们都成家了,但没有稳定收入,生活还得给管着点”,年过六旬还要做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在田云伟看来已经习惯了。让他发愁的是,留在山西五台老家的妻子长年生病,还要边照顾老人边带小孙子,一旦自己干不动了,指望在城里打工的孩子们完全挑起养活几辈人的经济重担、回家照顾爹妈甚至爷爷奶奶,很难。
  儿孙绕膝、老有所养的生活离自己还有多远?田云伟不愿多想。

  工地上保险仅为两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而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为16.7%。加之,由于受教育水平偏低,这部分农民工大多只能从事建筑、环卫等技术含量低、工作强度大的重体力劳动,在各行业中收入增长较少,在城镇社保的参保率也偏低。例如,在拥有较多高龄农民工的建筑行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仅为3.9%。
  由于建筑工程大多是层层承包,资金链条薄弱,最后多靠“包工头”召集工人,人员流动性较大,劳动关系模糊,用人单位缴费的积极性和农民工个人的参保意愿都受到了影响。
  此外,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不少农民工中断社保、弃保现象很普遍。
  在株洲打工20多年,王丁旺从未有单位为他缴纳过社保,只在老家自己交了几年100元的“新农保”。王丁旺缴纳的100元是最低的缴费标准,只要王丁旺把15年的缴纳金额补足,60岁以后就能领到养老费用——每个月有60多元,虽然这个费用在提高,但在如今物价飞涨的时代,几十元只够买几斤猪肉。

  政策亟需完善
  去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将现行新农保与城居保合并实施,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最大的受益群体是在城乡之间流动的或者是转移的群体,包括农民工及其家属。
  然而,在制度落实上,还需要下大功夫。比如,数据显示,建筑领域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不足4%,这个比例,制度的利好怎么发挥?只是农民工的意识缺乏问题吗?用人单位有什么责任?政府怎么督促?
  应当承认的是,我国现行的以市县为统筹区域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以致影响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因此,要想破解4700万农民工的养老困境,应尽快完善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制定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确保农民工不论转移到哪里,都可以凭卡缴纳保险费,凭卡领取养老金,让农民工真正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与此同时,降低社保个人费率,让农民工交得起养老保险。

  慧择提示:农民工的保险意识以及维权意识较差,这就致使农民工参保养老保险的比例过低,过低的比例不利于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养老保险政策亟需完善,只有完善养老保险政策,才能够真正解决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