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签单”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更新时间:2017-08-26 20:51
【摘要】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脸面对于人的重要性,告诉您,您的脸在未来或许还会取得更大的作用。在今年3月,马云通过“刷脸签单”为嘉宾从淘宝上购买1948年汉诺威纪念邮票,整个过程结束之后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这种看上去很酷的新型支付方式,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第三方支付触网“刷脸签单”
据支付宝方面介绍,马云在汉诺威CeBIT展现场演示的“刷脸支付”技术由蚂蚁金服与Face++ Financial合作研发,在购物后的支付认证阶段通过扫脸取代传统密码。根据支付宝方面的说法,Face++Financial人脸识别技术在LFW国际公开测试集中达到99.5%准确率,能运用“交互式指令+连续性判定+3D判定”的技术。用户不需要自行提交照片,有资质的机构在需要进行人脸识别时,可以向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将采集的照片与该部门权威照片库进行比对。
除了支付宝的“Smile to Pay”,京东钱包也在日前宣布通过“京东钱包”在生物特征识别上进行的全新尝试,用户在京东钱包上扫描人脸,完成比对,即可完成相关的密码解锁环节。
而就在不久前,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也对外表示,已与中国公安部所属的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达成人像比对服务的战略合作,腾讯与微众银行正在对金融、证券等业务进行人脸识别的应用进行尝试。据悉,阿里、腾讯已计划把刷脸支付技术在年内进行市场应用。
“刷脸签单”辨识安全仍存隐患
据了解,现有的人脸支付技术依托于人脸识别的技术流程得以实现,即将待识别的人脸照片或视频,与之前已注册、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已知身份人脸照片或视频进行匹配,以计算它们的相似度继而做出判断。
和所有发展中的新技术一样,“刷脸支付”相较于传统支付手段的可行性及安全悉数仍存在一定争议。具体而言,刷脸开户和刷脸支付从技术的成熟度来看,目前主要有两大问题:权衡便利性与安全性的困境以及假体欺骗问题。
以客户在非银行现场开户,其向系统提交身份证信息,系统从国家身份证中心获得二代证照片和这个开户人比对,判断其是否为该证件的合法持有人这一场景为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山世光博士预测,“这种场景下,如果要保证安全性,误识率可能要低于0.0001,而此时的人脸识别率可能只有70%左右,这意味着100次刷脸可能有30次不成功。而要提高识别率以增加便利性,势必要把误识率调高到0.001甚至0.01,而这又会带来易于被冒用身份的严重安全问题。”如再考虑客户的二代身份证照片可能是多年前拍摄加之刷脸支付现场采集环境非常复杂、多样、不可控等问题,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刷脸开户的应用并不成熟。
相比权衡便利性与安全性的困境,假体欺骗这一安全隐患更是“刷脸支付可能面临的最大的技术挑战”。山世光博士表示,刷脸支付一旦普及,必定会有不法分子用照片、视频甚至制作三维头套等高科技手段来欺骗刷脸支付系统,非法获得财富。从目前技术水平来看,尽管科技界已经开发了眨眼、唇动或3D等多种防欺骗技术,但都还不是无懈可击的。“诈骗者可以通过录相、生成带有被识别者的眨眼或唇动的视频,甚至制作与真人无异的3D头套等方式欺骗人脸识别系统。”
综合业内专家的观点,当前人脸识别技术的在民用和刑侦两大领域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在金融领域也可作为现有安全支付手段的补充,但完全意义上的全民“刷脸支付”仍尚需时日。
慧择提示:“刷脸签单”虽然听起来很好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要想全面推进“刷脸支付”,相关技术部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识别率以增加便利性,从而减少冒用身份带来的严重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