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为首的有色金属持续下跌 反弹面临压力
更新时间:2017-08-26 01:09
【摘要】本周,铜价跌至6年来低位,原油价格也接近4个月低点。周五早盘,期市商品多数下跌。其中,沪镍跌1.26%,热卷跌1.29%,塑料1.39%。涨幅方面,白糖、玻璃、玉米微涨。铜为首的有色金属风雨飘摇中反弹面临较大压力,金融市场未来如何演绎,美联储加息之路会否变卦和美元未来走势值得关注。
汤森路透商品研究局CRB指数7月下跌10%,至2009年年初全球经济陷于危机和衰退以来最低水准。商品价格大跌冲击全球通胀和增长预测,避险情绪再度升温推升日元打压美元。
尽管近期的数据出现一些波折,但总体上来说,美国经济依然十分稳健,预计美联储加息预期依然难以打破。就业数据方面,最近一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逾41年半低位,表明7月劳动市场维持稳健的就业成长步伐,4周均值连续17周维持在关键的30万大关下方。30万以下通常意味着就业强劲成长,而过去16个月里面有14个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幅超过20万个。
另一方面,最新的数据也显示美国零售不及预期,消费者信心数据下滑,但由于下滑的主要是未来短期预期指数,或许表明了市场对近期希腊危机和中国股市动荡等短期因素的反映。笔者认为,虽然市场一直担心美联储加息和美元强势将打压美国制造业,但自去年中期欧央行推出量宽政策,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以来,美国就业市场十分稳健,这暗示就业和内需以及楼市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反馈循环。而美国股市也保持上行趋势,经济不断改善抵消了美元强势的不利影响,而且原油价格再度下滑对美国消费也是利好,因此美国数据虽有杂音但瑕不掩瑜,预计经济数据继续向好支撑美联储加息预期,美元短线波动但难改偏强趋势。
作为全球金融市场近期动荡来源之一的中国股市值得关注,虽然单边下跌趋势得以遏止,但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心态依然不稳定,考虑到股市融资作为社会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消费有正面影响,预计政府层面将继续出台措施抚平股市波动。笔者预计中国股市未来维持良性修复的概率较大,对全球经济的负面溢出效应将弱化。
总之,虽然短期美国数据出现杂音,但或为短期因素所致,美元强势和全球动荡等负面因素难阻美国经济前行,美联储加息预期依然箭在弦上,全球货币政策背景依然分化。而对近期商品市场而言,依然没有太多值得乐观的理由。
有色金属风雨飘摇中 反弹面临较大压力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这是今年北戴河之前的最后一次政治局会议,也是10天之内的第二次政治局会议。本次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并传递出多个宏观政策信号,包括:加大对防风险的重视;货币政策将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和优秀企业将作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出发点等。
从今年的政治局会议来看,风向的重点逐步从政治转向经济。从去年的政治局会议通篇的依法治国,到今年的定调大体转向“经济”。本次会议大篇幅谈论经济增长,明确指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这和去年仅强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明显不同。第二,更加强调防风险。去年年中对风险几乎只字不提,而今年特别强调“树立危机应对和风险管控意识,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类矛盾和风险”,“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表明在经历持续的经济下行以及626股灾这样的危机演习之后,中央更加关注经济领域的风险防范。
对决策层来说,摆在面前的是各种矛盾和两难:既要防通胀(猪周期带动CPI上行),又要防通缩(产能过剩带动PPI下行),既要宽货币、降利率、保增长,又要稳货币、稳汇率、防风险。对金融市场来说,也行金融市场的巨震将逐渐趋于平稳,但警报远未解除。
从大宗商品来看,铜等商品已结束“黄金十年”并处于熊市周期,且重工业供应弹性较小、需求弹性相对较强的特点,使得行业产能增长难迅速掉头,而下游消费增长陷入萎靡,尽管中国领导层今年以来在一路一带、亚投行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层面的做出积极布局,但产业实体的现状并不乐观。
慧择提示:中国股市剧烈波动或对消费和货币政策传导带来负面影响,而对经济增长的疑虑近几周更打压了大宗商品价格。展望后市,预计2015年国内铜市延续供需“紧平衡”状态,大熊市周期下商品价格重心逐年下移不改,预计铜市三季度焦点将集中于宏观政策及金融市场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