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环保行业利好政策频出 有望掀起投资热潮

更新时间:2017-08-28 15:50
  【摘要】随着世界环境污染逐渐加重,环保成为各国产业发展追求的主题。近期,我国环保行业利好政策频出,明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启动及京津冀地区工业产业的协同发展等都促进我国环保行业的发展。受利好政策影响,环保行业有望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

  京津冀治理出重拳 工业固废治理成后期亮点
  工信部24日正式启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提出,到2017年建设50个能够支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格局的重点示范项目,实现年消纳工业固体废物4亿吨,加工利用再生资源2000万吨,总产值达到2200亿元,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万吨,减少细颗粒物排放2000吨。
  行动计划制定了具体的任务。例如,河北将改造和建设10个以上年产能100到500万吨的废石和尾矿提取砂石料项目,河北承德、唐山、邢台等地将建设10个以上尾矿和废石生产预拌泵送混凝土项目、10个以上尾矿干混砂浆项目,建设20个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培育3~5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
  除此之外,从日前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5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获悉,京津冀生态环保绿色基金和长江经济带水环保基金将提上日程。

  碳排放权交易明年启动 环保三大板块治理细则将落实
  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碳市场管理部副主任研究员张昕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生态文明·美丽家园”2015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透露,继当前全国7个地区的碳排放权的交易试点之后,2016年,我国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覆盖我国的主要排放行业。
  张昕透露称,目前我国主要在7个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根据工作方案,我国将在2016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覆盖我国的主要排放行业。目前仍处于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从三个层面开始,在政府层面,即国家的碳交易管理部门层面,在世界银行的资助下主要开展国家碳交易的机制设计。在地方政府层面,主要是组织地方开展全国碳交易市场的相关能力建设工作,包括地方相应的政策法规的机制准备。在企业层面,强调企业开始进行能力建设。到2020年之后,我国可能会建立比较有效的相对完善的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还会尝试和国际上相对成熟的碳市场进行连接。
  除此之外,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近期表示,环保部门正着力推进以下工作:一是主动服务稳增长调结构,深化环评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二是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深入实施“大气十条”,组织编制、出台“水十条”相关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抓紧修改完善“土十条”。三是大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四是深入开展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五是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六是抓紧编制“十三五”环保规划。
  2015“碧水蓝天”中国环保高峰论坛近日也在北京召开,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表示,工信部正在组织编制《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方案》,要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专项技术改造,开展绿色低碳产业化的示范,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水平的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防治专项。到2020年将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力争实现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消耗实现拐点。
  申万宏源分析师表示,环保行业下半年关注三条主线:1.水处理+PPP:政策利好导致子行业上半年增长最快。PPP政策推行,水处理行业最受益。万邦达、燃控科技、博世科、兴源环境、巴安水务等后期重点关注。2.大气治理:投资行近尾声,企业分化加剧。新兴方向近零排放带来相关技术公司高增长,如清新环境、龙净环保等,后期可能发力。3.固废+水务运营:行业增长稳定,期待未来催化剂。水务运营行业各地势力划分格局初定,渐入稳定增长时期,武汉控股、瀚蓝环境增长稳定。

  慧择提示:环保行业利好政策频出,加上中国环保高峰论坛的召开,将环保问题推上社会热议的焦点。京津冀地区将协同治理工业固废及碳排放权交易明年启动,推动了环保行业投资热潮的产生。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相关概念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