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养老产业的“经济化”发展道路

更新时间:2017-08-28 12:00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养老问题是事关公平与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养老行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业。纵观社会养老行业的发展,有些甚至于把养老行业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与养老产业应当为公益性、福利性产业的本意相违背。

  老龄化问题必须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统筹考虑
  第一,老龄社会问题或者老龄化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老年人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全局的大问题,对此研究不能单纯地从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出发,而应把它放在13亿全国总人口中间考虑。发展养老服务业,也要放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中来统筹研究。老龄社会问题不可回避,今后20年可能是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但是也不会无限期发展,可能存在一个拐点,这个拐点在2040年左右或者前后。现在60多岁、70岁左右的人,都是出生在上世纪40年代或者50年代,当时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是放开生育的,现在这些人陆续步入老龄阶段,这是一个巨大的老年人口平台。之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了人口盲目增长。20年以后,随着现在的老年人口慢慢退出,那个时候老龄化率会逐步下降,因为再往后补充的老年人数量少了,而随着现在生育政策调整,新生的婴儿又会逐渐增加,所以20年以后或者25年以后,老龄化程度可能会有些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不仅是老年人问题,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就业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新开发的产业招不到工,必然影响经济发展,也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加,在这个阶段是不可回避的,也是很难解决的。如何在保证就业人口缓慢增长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经济快速可持续的发展呢?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现在研究的很多老年人服务问题、产业问题都难以解决,这是研究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前提。在这里就带来一个问题,如何在这20年或者30年过渡期内,缓解老龄化社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减少它带来的损失,能够保持平稳持续发展。这里涉及几个问题,比如说要适当放宽生育政策,会不会造成中国人口大规模的扩大?目前看起来不会,之前放开了单独二胎政策,没有出现令人担心的人口爆棚的状态,因为现在人们的生育观有了很大的变化。
  第二,转变经济结构,实行集约式经营,多发展一些少用劳力而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现在的传统产业,包括钢铁、水泥等等,都是靠劳动力堆积起来的,现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靠诸多的建筑工人来维持。今后的发展要提倡科技创新,要多发展集约化的产业,特别是农业面临一个重大改革问题,如果农业还是维持家庭承包一家一户经营二亩地,现代化不可能出现,大量的劳动力也难以进城;如果像现在那样都进城,农业发展就会带来很大的后顾之忧。
  第三,要提高现有和未来劳动力的知识水平或业务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产业的发展。总之,关心老年人问题,必须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来统筹思考。

  根据不同年龄段来研究不同的政策和措施
  老年人问题不等于养老问题。老年人是以60岁为标准,到60岁就办理退休手续了,但是对人来说他有多大变化吗?除了他的心理状态有点变化以外,他的身体状况没变化,一夜之间会有什么变化?他的知识结构没变化,他的技能专业没变化。所以60岁虽然退休了,但是不等于养老,如何发挥这部分人的作用至关重要。这是一个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大家都关注他退休以后如何养老,但是如何继续发挥作用却考虑得不足。医疗行业医生退而不休,越老越值钱,大学教授也是如此,演员也是如此,现在关键在于一些普通的劳动者,就是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劳动者如何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必须要考虑的。如何延长退休年龄,这个问题比较大,真正统一起来的可能很小。以劳动力为主的劳动者希望早退休,拿了退休金以后,还可以从事另外一个职业;而有一些专业技能、有一些社会地位的、有一些影响的人,就希望晚退休。所以,如果从法律上修改延长退休年龄,可能比较难。
  从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来讲,对已经办理退休手续的这部分人,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现在考虑得极不充分,他们退下来以后,还有知识,还有经验,还有技能,还有头脑,可以继续发挥作用。大家都讲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关键在于老有所用,如果没有用的,想为也为不了,想学也没有用,所以不能把老年人的问题单纯作为一个养老问题。其实60岁退休以后有几个年龄段,60到70岁这一阶,除了极个别的人以外,基本上不需要社会负担,身体也好,活动能力也强,70到80岁这个年龄段应该是半工作半休息的阶段,90岁以上更多是靠社会。所以,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研究不同的政策和措施。

  养老问题应该从国情和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
  关于养老问题,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中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多,人均的发展水平低,这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国情,不仅现在不可回避,今后几十年也不可回避。所以,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经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但是一定要和中国的国情结合,有些欧美国家能够提供保障,我国现在提供不了,需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政府制定政策、建立制度,部门组织一些社会服务等等,都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供养老服务也要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不能强迫,更不能一刀切,采取一个模式来提供服务。首先,要划清政府、社会和居民的责任。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是不能承担无限责任,政府的责任就是三个方面:一是领导责任,制定规划、研究政策、组织推动、加强监管;二是保障责任,就是政府要提供一定的保障,包括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这都是政府的责任;三是社会责任,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甚至包括一些社会组织,都有责任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资助或者支持,但是有一个前提,任何一个养老产业都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不应该把养老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养老产业是服务型的,要把服务定位好,不可能挣大钱的,是公益性的,是社会服务型的,但不一定是赔钱的。至于有一些高端的,在一个山谷里盖了几十栋别墅养老,一年几十万元,那是为极少数人服务的,对那种类型的服务,政府只需负责监管就可以。但是对于广大的中等收入水平的养老服务,特别是低收入水平的养老服务,政府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至于居民的养老有几个问题应该注意。一个就是要转变养老的方式,不能仅限于吃穿睡,其实还有很多健康养老的方式,文化养老、教育养老、体育养老、休闲养老、娱乐养老等等,适用不同的人群。可以提供一些信息,拉一些清单,需要什么服务,就给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需要一个培育市场的过程。另外养老的模式要适用于不同人群的需求,上海居家养老的模式,人在家里,但是社会给他提供一系列的服务,这是适应广大老年人需求的。养老保障也要不断地完善,现在职工养老和城乡居民养老双轨制的运行还要很长时间,养老保险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缴费多享受待遇就高。农民现在很难做到高缴费,要做到和职工同样水平的待遇是不可能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当然,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的待遇,这是可以的。
  关于政府购买服务问题,首先要立法,要制定严格科学的规定,在养老方面要明确哪些领域应该是政府购买服务的,按什么标准购买服务的。不能随意性,这个领导对这个事情比较关心,就多买一点,那个不大关心,就少买一点,这是不行的,这可能引起整个养老人群的不平衡。另外还需要规范保护老年人权益,解决现在依然存在的一些不健全、不完善、不落实的问题,坚持依法治国也要落实到老年人保障之中。

  慧择提示:养老产业是生命存在的服务产业,切忌不可仅仅为满足部分生命的服务。国家政府应当建立有关法规政策规范养老行业的发展。您也可以登录慧择网购买合适您的养老保险,保障您以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