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车险管控与汽车产业结构有何关联

更新时间:2017-08-27 09:0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家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此情况下,车险行业的发展变得更为重要。据悉,相关人士指出,商业车险管控力度加强将改变汽车产业结构

  近日,保监会印发了《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将有利于商业化车险市场化条款费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主要来说,《意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建立以行业示范条例为主、公司创新型条款为辅的条款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市场化的费率形成机制。三是加强和改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的监管。预计这一新政将于今年五月在黑龙江、山东、广西、重庆、山西、青岛等六省市启动改革试点,再根据改革试点的情况推向全国。

  从更进一步的细节来看,对于现行的车险制度而言,新的车险费改的变化点最大的变化点将出现在基准保费计算方法的变化上,而这也是与汽车消费者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据悉,修改之后的基准保费被分解为基准纯风险保费和基准附加费用两个方面,费率调整因子系数从之前的14个简化为4个。

  好吧,说了那么多,恐怕各位看官也得云里雾里。接下来咱们就简单点说。这一次车险费率的改变影响到日常用车生活的变化主要在于,买某些车型的保险费用可能要贵了,总出险的驾驶者保费上涨得要更多了。关于后者,咱们先按下不表,就来说说某些车型的问题。

  按照现在的保险机制,保费只看车价不看车型,所以同样价格下的豪华品牌入门级车和平民品牌的中高级车保费是接近的,但出险后豪华车明显要更贵的维修费用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显然是不合适的。保险公司亏不亏本的事咱不好说,但是这钱肯定的挣的少了。那么,更改之后的车险费改把零整比的因素考虑其中,那么消费者购买零整比较高的车型所需要承担的保费价格自然也要更高。

  从最表层的情况来看,这一轮车险费改最先影响到的是豪华品牌和进口车车主的用车成本,而这一细节上的变化将会如同蝴蝶效应一般改变整个汽车产业结构的现状。

  首先,车险保费提升带来的用车成本增加将影响到豪华品牌特别是入门级豪华车的销量。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中国家庭第二辆车时代的到来,豪华品牌车型的销量一路走高,与此同时豪华品牌也纷纷推出一系列的入门级车型以降低品牌的入门门槛,比如国产奥迪A3、奔驰A级、宝马1系等等,价格也都下探到了二十万元左右的市场区间。随着豪华品牌价格的下探,受众群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这些入门级的车型实际上承担起了提升豪华品牌销量的重任。

  但是,保费的变化带来的用车成本增加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阻碍消费者购买入门级豪车的障碍,特别是对于那些徘徊于大气稳重的中级车和时尚靓丽的豪华品牌入门车型的消费者而言,后续用车费用的差别无疑将是最有说服力的。可以预见,一旦这种认知得到广泛的认可之后,豪华品牌的销量将会迎来发展的迟滞期。

  那么,在市场的调控下,豪华品牌要收获销量,只有通过降低其整车的零整比来达到降低保费的目的,重新收获消费者的关注。而这也非常符合眼下调整中国汽车行业售后垄断暴利的需求,从根本上打破汽车行业垄断的问题。

  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在中国市场上出现过保险业调控汽车售后市场的情况,早年间的斯巴鲁就因为零整比过高的问题而遭遇过保险业的集体抵制,不给斯巴鲁的新车投保。最终的结果就是迫使斯巴鲁大幅度的下调了零备件的价格和工时费用。当保险行业把风险因素加入到车险费用计算中之后,豪华品牌的零整比过高的问题将得到制约。所以,这一轮的车险费改如果向全国推广落到实处,最终也将会迫使豪华品牌主动降低其售后费用。

  慧择提示:近日保监会发布相关文件大力推进商业车险的监管力度并积极进行商业车险费率改革,这将对汽车的销量以及车险行业的发展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不管怎样,车险的管控力度始终都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