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中华联合控股公司时隔十年摘得寿险牌照

更新时间:2017-08-28 10:44

  【摘要】十年前,中华联合控股公司拿到寿险牌照,十年后,中华联合控股公司再次拿到中华联合寿险牌照。那么时隔十年摘得寿险牌照对中华联合控股公司来说有什么影响呢?

  1月28日,盼了10年之久的中华联合控股公司终于拿到了中华联合寿险牌照。保监会官网显示,该寿险公司注册资本为15亿元,股东分别为中华联合控股及其子公司中华联合财险。

  尽管保监会给予中华联合寿险的筹备期为一年,但从中华联合内部已在加快筹建进度,力争在6月30日之前开业。

  除了寿险牌照获批外,资管公司也已报批,加上此前已有的财险业务,至此,中华联合谋划十年的财、寿、资三轮驱动的保险集团格局初步形成。

  时隔十年摘得寿险牌照
  1月28日,保监会官网发布批复,同意中华联合保险控股和中华联合财险共同发起筹建中华联合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5亿元。这意味着中华联合控股如愿获得了寿险牌照。这距离2004年中华联合提出股改方案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
  中华联合控股始创于1986年7月,其前身是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成立的新疆兵团保险公司。2004年9月,经保监会批准,成立中华联合控股,下设中华联合财险和中华联合寿险。但随后中华联合财险即陷入巨亏漩涡,偿付能力持续数年告急,成立寿险公司的想法也就此搁置。
  保监会批复显示,中华联合寿险的董事长将由中华联合控股副总经理刘显龙担任,总经理则是前华泰人寿副总经理赖军。另据媒体人了解,原华泰人寿总精算师蔡廉和将担任寿险公司总精算师职务。
  一位接近中华联合的人士向媒体人透露,从内部探讨的情况来看,由于个险业务发展较慢,中华联合寿险成立之后可能不会将个险作为业务发展的主要渠道,公司将以新兴渠道为主,银保渠道可能也会加入。
  从渠道的选择来看,中华联合寿险似乎与华泰保险的风格不谋而合。在财险领域,华泰财险早在2010年推出第一款基于互联网人群的需求而研发的互联网保险产品—退货运费险而“一战成名”。近年来,华泰财险在互联网领域推出了多款创新产品,同时,电商渠道业务也在快速发展。
  根据批复,中华联合应当在1年内完成筹建工作。不过据媒体人了解,中华联合控股内部已经定下时间表,力争在6月30日之前开业。

  控股股东“援建”资管公司
  在寿险公司落定后,中华联合控股旗下的资管公司也已向保监会报批。
  资管公司的筹建,得益于中华联合目前的控股股东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据了解,中华联合控股现设有资产管理中心。该资产管理中心的团队是以东方资产的团队为主力架构。如果资产管理公司获批,将直接以资产管理中心为基础来搭建。
  2012年8月,中华联合控股获得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注资78.1亿元。中华联合控股注册资本增至153.1亿元。目前东方资产持有中华联合控股51.01%股权,为中华联合财险的控股股东。
  公开信息显示,东方资管成立于1999年10月,目前业务涵盖了资产管理、保险、证券、信托、租赁等,与长城、信达、华融并称为四大资管公司。在上述四家公司中,东方资管的金融牌照是最少的。但在四大资管公司拥有的保险牌照中,中华联合是其中最大的保险公司。
  目前,除了人才方面的支持外,中华联合也在与东方资管开展战略协同业务,跟东方资管旗下的各公司展开业务合作。“现在东方资产在转型,要发展成为保险和资产两轮驱动的资产管理公司。因而会给予中华联合很大的支持。目前,从战略、业务等支持上已经有一些体现。”上述接近中华联合的人士称。
  有保险学者认为,如果中华联合再获得资管牌照的话,东方资管还会在人才、技术等方面为之提供更大的便利。

  财险盈利不稳定
  在逃离了偿付能力不足的泥沼之后,中华联合旗下唯一正在运营的公司中华联合财险仍在缓慢前行。
  2014年,中华财险实现保费收入348.65亿元,位列所有财险公司第五。从行业来看,去年全行业保费增速为16.4%,综合成本率为99.2%。中华联合财险保费增速是17.3%,综合成本率为98.5%。实现了保费增速与综合成本率双超行业。前述保险学者认为,中华联合财险现在已经是大公司的规模。
  目前中华联合财险已在国内设立了25家分公司,但与排在自己前面的国寿财险33家分公司,几乎涵盖全国各地相比,中华联合财险与之仍有一定差距。
  另外,据中华联合财险信息披露显示,2013年中华联合实现净利润约11.39亿元,较2012年的21.84亿元下降近半,盈利不算稳定。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可知,近日,中华联合控股公司再次摘得寿险牌照。业内人士表示,中华联合寿险成立之后可能不会将个险作为业务发展的主要渠道。寿险公司成立后,资产管理公司也将向保监会申请批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