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保险资金投资创投基金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更新时间:2017-08-26 08:37
  【摘要】当今社会,如何支持小微企业更快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保险资金投资领域扩大,将可以投资创投基金,加速进入“实体经济”。

  为支持创业企业和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保监会于去年12月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而向创投基金开闸似乎是众望所归,各险企跃跃欲试。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监管层就先后批复了两家保险公司试水。1月13日,保监会批准险企投资成立合源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天后,阳光融汇医疗健康产业成长基金又拿下“准生证”。

  据了解,与之前保险公司投资领域略有不同,上述公司的重点方向是对接实体经济,如合源资本立足于“中小保险机构,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这一定位,在投资标的上,更是将重点投资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企业股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相关企业股权,以及以并购等形式投资于其他中小微企业股权。

  据了解,在保险新“国十条”中有具体指向,如“鼓励保险公司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在合理管控风险的前提下,为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允许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私募基金”、“积极培育另类投资市场”等。而对首家保险系产业基金—阳光融汇医疗健康产业成长基金而言,其募集的资金主要投向医疗健康产业链中的成长期企业股权。

  对此,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资金发起设立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有利于整合资源,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和保险资产管理优势,提高医疗健康管理效率。

  “截至2014年末,中国保险行业总资产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而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多个细分产业在内的健康服务业将发展成为总规模超过8万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阳光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

  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保险机构而言,在资产配置能力、提高险资投资收益率、提升对中小保险公司的服务及提升保险业在金融体系中的竞争力等方面亦多有裨益,但风险不容忽视。保监会要求保险机构投资的创投基金,不能是基金管理机构的首只基金,且强化分散投资,投资创投基金余额将纳入权益类资产比例监管,合计不超过公司上季度总资产的2%,投资单只基金的余额不超过发行规模的20%。同时要求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低于120%。

  慧择提示:为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保监会鼓励保险资金投资创投基金,创新资金运用渠道。自此,保险资金开始加速进入实体经济,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