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今年八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我国健康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目前,不少
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加紧布局
健康保险业务以及
健康产业的步伐,进一步抢占市场。
互联网专属健康险的尝试
提前布局健康产业,争分夺秒,为了弥补业务短板,也为了迎接政策红利。近日,阳光人寿推出业内首款互联网重疾险“健康随心保”,产品除了契合互联网平台透明化、定制化的特征外,还有一大看点即其业务属性。准确地说,这不只是一款健康险,更是一个布局健康产业的序幕。阳光人寿副总裁兼总精算师陈兵介绍道,由于这款“健康随心保”是互联网平台专属产品,因而在特性上也与互联网尽量契合。比如,为了做到透明化,产品页面公布精算报告,这为业内首次;而融入了互联网思维后,产品保费也实现了最大程度让利,定价环节不含任何费用;此外,定制化、用保额递增的方式降低逆选择风险、仅设3条免责条款等设计,也都能够提升客户从投保到理赔的体验。
事实上,阳光人寿并非试水互联网健康险的第一人,去年年底就已经出现寿险公司探索互联网平台健康险的案例。
泰康人寿针对淘宝卖家推出提供癌症、身故保障及误工津贴保障的“乐业保”,之后又推出针对淘宝买家群体的“关爱宝”,以件均低(200元/人/年)、门槛低(无需体检)的特点,围绕社保医疗体系的空白,推出国内首款单独面向个人开放的门急诊住院产品;今年10月,泰康人寿又携手挂号网推出“医者无忧”保障计划。
而阳光人寿推出的这一产品的特点除了适应互联网平台外,还有一大看点,即业务属性。准确地说,这不仅是一款健康险产品,更是一个开端。阳光人寿计划打造“升级全民健康保障计划”,除了已经面市的这一重大疾病保险外,未来,阳光人寿还计划针对互联网平台推出长期补偿性医疗保险、长期定额给付性津贴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而这些险种,正是目前国内保险业“短板中的短板”。
国内的人身险按大类业务可分为寿险、健康险、人身意外险,其中,可作为民众医疗健康需求重要保障的健康险仅占10%左右。根据保监会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国内健康险业务的保费为1123亿元,占人身险总保费的10.2%;2014年1-9月健康险保费1260亿元,尽管已超去年全年规模,但占人身险保费的比例也仅为11.9%。健康保险可进一步细分为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以及相关的医疗意外保险、医疗责任保险等,而阳光人寿计划推出的长期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等,正是国内健康保险中的“稀缺军”,也是最符合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事实上,继车险、理财险、意外险等保险产品之后,以重疾险为代表的健康保险也越来越多地在网络平台亮相,不过,由于长期健康保险更为复杂,精算不透明、难比较,保险公司保护线下渠道等原因,其在互联网上的保费相较传统渠道不具有优势,真正的互联网健康险数量也寥寥。阳光人寿总裁费一飞表示,阳光人寿针对互联网渠道之所以将重点打造健康险系列产品,看中的是这一业务未来的市场。“国家支持政策很快就会出台,一旦对个人购买健康险免税,将对拉动消费者的保险需求具有明显效果,我们就是要赶在政策出台前布局这一市场。”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已经部署及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和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方向,相关的文件中对税收支持政策亦有提及,让业内对税优燃起期待。如某寿险公司高管近日就称,预计关于健康险的税优政策将于明年出台,最快明年上半年就可以出台。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乐观,亦有分析人士称,健康险税优政策牵涉多方,短期内出台无望,至少在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启动前不会出台。
保险公司涉足大健康产业
事实上,阳光人寿的目标还不止健康险业务。阳光人寿业务总监王海峰对媒体表示,未来会适时将健康险业务延伸。“比如客户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医疗手环等)反馈健康数据,数据打通后,我们可以通过监测客户的健康体征数据,有针对性地提醒客户如何保重身体,通过这些管理活动降低公司保险风险发生概率,长期会与业务形成良性互动。”阳光人寿确定健康产业这一发展方向的大环境,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对大健康表现出兴趣,并通过多种形式投身到这一领域中来。
如拥有健康险公司牌照的中国平安。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今年年中曾表示,未来平安要做两大垂直门户,一个是财富管理,一个就是健康管理。笔者了解到,目前,平安健康管家应用已经在公测阶段,“旨在积累用户多项健康数据,基于大数据,通过与医疗机构、专业医师合作,为客户提供健康测评、健康咨询增值服务,实现管理健康。”平安健康险一位高管称。这符合政策鼓励的方向。11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到,“鼓励
商业保险机构参与人口健康数据应用业务平台建设。……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功能完整、安全高效、相对独立的全国性或区域性健康保险信息系统,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人口健康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和业务智能处理水平。”
而新华保险2011年就确定了涉足健康、养老产业的战略,为了整合对健康管理、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医疗投资等的投资,其还于2013年投资5亿元设立了新华卓越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新华已在西安、武汉、青岛、济南等地建立了12家健康管理中心,全国初级医疗服务网络已初现雏形。新华保险表示,将依托新华健康继续深耕大健康产业,除了提供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外,还将整合国内外医疗、护理服务资源,建立新华保险医疗服务网络、新华保险护理服务网络。
养老社区已成为一面旗帜的泰康人寿亦确定了医养结合的战略。今年9月份,泰康人寿“三甲医院临床诊疗+社区配建二级康复医院+CCRC持续关爱养老社区”三层次医养服务体系进一步升级,其与霍普金斯等全球顶级医院建立绿色转诊通道,未来,还将与国际排名前列的医院建立战略合作。也了解到,太平人寿自2012年年底确定对客户提供健康管理一揽子增值服务后,一直在全力推进向健康产业的纵深,目前,其已经搭建了覆盖国内33个城市200余家三甲医院和专业医疗机构,近万家海外合作医疗单位,总计六十余万名专家。太平人寿相关人士介绍道,持续的健康管理服务有望提高老客户留存率、提升产品竞争力、降低医疗险赔付率。再如交银康联人寿,其依托于微信平台,联手医疗资源信息机构,推出了交银健康管家服务号。交银康联总裁张宏良还透露,在这个基础服务之上,其还会在轻资产、医养结合的思路下,建立一支居家养老照护队伍,条件成熟时成立公司,参与健康养老。此外,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复星保德信等多家险企亦在整合资源,积极投身养老健康产业。
比投身养老产业更应该
事实上,在欧美发达国家,保险业拓展健康产业有很多成功经验,国内保险公司对健康产业的布局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过,业内均意识到,随着国内政策利好,发展健康产业存在巨大的市场机遇。《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包括,到2020年,实现商业健康保险运行机制较为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服务领域更加广泛、投保人数大幅增加,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显著提高。保监会人身险部副主任王治超于近日透露,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国家医疗卫生总支出中不到2%,而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大概在10%左右。《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还提到要引导投资健康服务产业。发挥商业健康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以出资新建等方式新办医疗、社区养老、健康体检等服务机构。
而此前8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亦提到,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整合,探索运用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设立医疗机构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鼓励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等投资兴办养老产业和健康服务业机构。
“相对于养老,健康问题更迫切。养老是部分人面临的问题,养老问题是以后面临的问题,健康则是人人都面临的问题;且,养老也离不开健康。”国寿养老一位高管称。他用这一表述概括健康保险以及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而相对于养老产业,保险业参与健康产业似乎更容易迎来曙光。太平人寿上述人士称,已经有十余万客户体验了健康管理相关服务,从目前公司内部及客户反馈的情况,能间接看到这些服务正在产生效果。而新华保险的健康管理中心亦被作为明确的业务增长点,该公司董事长康典曾透露,一家健康管理中心的盈利周期预计为三年。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商业健康保险税收优惠政策近在咫尺,不少险企预见到政策红利释放的机会。目前,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涉足大健康产业,业内人士认为这比投身养老产业更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