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互联网保险从新渠道到新业态 众安保险脱颖而出

更新时间:2017-08-25 09:42
  【摘要】今年“双十一”不仅是电商的狂欢节,也是保险行业的销售盛宴。今年的“双十一”,高收益理财产品较为冷清,而互联网保险的创新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众安保险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草根”背后的长尾市场
  今年的“双十一”狂欢,是保险业首次全方位、多环节参与电商盛宴。从公开披露的数据来看,这1.5亿张保单由退货运费险、参聚险、支付宝账户安全险、招财宝变现借款保证险这几个险种所构成,投保人是电商盛宴中的买家与卖家。所呈现出的是互联网保险的特质:小额、海量、高频和碎片化。这与保险公司于线下集中挖掘公众的高层级需求,形成鲜明反差。保险业传统的经营理念是基于所谓的“二八定律”,即百分之二十的高端客户可以为公司创造百分之八十的利润。但这些高层级需求往往“高高在上”,更多的是一种被动需求,保费门槛较高,保险产品及保单条款较复杂。这种结构形态显然不适用于线上模式。
  互联网的出现,使整个金融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互联网上更多的是“长尾客户”,即处于需求曲线尾部的海量客户群体,通俗地说就是大家口中的“屌丝”和“草根”。这些个体需求小如针尖,因而在过去并不被大多数金融机构所覆盖。
  虽然单个尾部客户对保险产品的需求量并不高,但在移动互联时代,这类客户的消费情况、消费倾向都能够被很好地记录并保存下来,从而为保险公司开发相关产品提供了数据来源。更关键的是,这些庞大的碎片化需求,通过互联网聚集到一起,从而形成长尾效应。加之互联网带来的低交易成本,使得保险公司在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具有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时,仍然可以较好地控制风险与成本,从而实现可观的盈利。
  这正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将来展开厮杀的长尾市场,以避免和传统金融机构在传统需求曲线头部展开正面交锋。由于目前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在互联网保险这场战役中,各机构几乎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谁先抢占高地,谁便能得先机。
  除了碎片化,互联网保险长尾市场的另两大共性是场景化和定制化。这需要保险公司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研发定制更加贴合互联网属性的产品,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互联网场景下特定风险。尤其是在保费费率、保险标的、责任范围等方面,须量身定制。

  为什么是众安保险
  为什么首次担当“双十一”狂欢保障角色的是众安,而不是平安或其他保险公司?恐怕很多市场人士都会有此疑问。正如彼时余额宝亮相之初,各方费解阿里为何牵手默默无闻的天弘基金。
  众安保险从一年前成立伊始,就向外界传递出定位于“草根市场”的信号。他们不会再走传统金融机构“高高在上”的老路,“服务互联网,针对互联网经济的独特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保险产品和解决方案”是其展业模式。
  这就要求其必须从传统模式切换到以客户为中心。这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上,还包括后端服务的革故鼎新。以这次“双十一”为例,单日保单数超1.5亿,平均每分钟保单超10万件,这也意味着众安的后台系统面临普通保险公司日常处理能力30多倍的考验。没有过硬的IT技术,显然很难承受住“双十一”之重。据了解,和传统的保险公司内部架构有着本质的差异,在众安内部,最多的不是设计产品的精算师,而是占近半数的IT团队。这是因为互联网保险公司要应对互联网海量、高频数据的挑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核心系统,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在投保、支付、理赔等环节,精简前台环节和客户操作,降低人工干预,从而才能让互联网服务的高效便捷体现在互联网保险领域。
  这显然不是一个传统的保险公司成立一个电商部门,就能一劳永逸的。在互联网保险大战掀起前,保险公司必须找准自身定位,而不是摇摆不定、模棱两可般地游走在传统渠道和互联网渠道之间。
  事实上,“双十一”只是电商业态、庞大互联网生态的一个局部缩影。可预见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互联网保险将会步入行业的增长期,市场规模会逐步增长,市场主体会有所增加。尤其是随着纲领性文件《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的即将出炉,各主体在互联网保险领域将有更大的施展空间。而当行业历经快速爆发、随后进入稳定期后,市场势必会淘汰掉一批参与主体。能留下来的胜者,恐怕只有那些真正定位于服务互联网生态的“幸运儿”。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互联网保险逐渐进入从新渠道到新业态的关键转身期。在互联网创新方面,众安保险改变了现有的保险产品结构、运营和服务模式,互联网与保险之间的融合超出了人们传统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