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保险公司纷纷走出国门,投资海外房地产。而我国政策对此保持鼓励态度,但中小
保险公司需要小心海外“陷阱”,下面是详细情况。
政策鼓励保险公司投资海外地产
在海外的房地产投资上,
安邦保险并非个案。安邦之前,两家大型保险公司均垂青英国地产业。2013年7月,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被曝出已经购得伦敦金融城的标志性建筑劳合社大楼。2014年6月23日,英国金丝雀码头集团母公司歌鸟地产官网称,其位于金丝雀码头附近的30层UpperBankStreet大楼完成交易,中国人寿和卡塔尔控股联合获得这栋大楼的股权,交易金额高达7.95亿英镑(约合84亿元人民币),中国人寿获得70%股权,后者获20%股权。
采访中了解到,保险公司在海外的投资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除大型险企外。近日有消息称,包括合众人寿、
阳光保险等在内的20家国内险企均在寻求海外房地产投资机会。按照《保险资金海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允许保险公司运用总资产15%的资金投资海外,而以目前保险公司实际的投资比例来看,离15%这一比例还相差甚远。同时,《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中则明确,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不动产可以投资的领域必须是“发达市场主要城市的核心地段,且具有稳定收益的成熟商业不动产和办公不动产”。
另一方面,在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欧美房地产正处在复苏的过程中,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鉴于当前全球及国内经济环境、机构资金的成本、周期及风险偏好等因素,中国的保险机构积极进军房地产直接投资,并着眼于回报稳定的核心投资物业。
中小保险公司小心海外“陷阱”
针对海外投资是否会常态化,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海外投资是要常态化,现在监管放开后,这么大体量的资产全困在一个篮子里实际上并不科学,我们会积极稳妥地推进海外投资,目前海外投资委托投资的选聘在进行中,初期会根据实际情况配置金额。”而包括中国平安、
中国人保在内的保险公司都在加快推进海外投资。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投资海外房地产回报稳定。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具有资金量大、久期长的特点,与成熟市场的商业物业所具有的增值潜力大且能够获取持续稳定现金收益的特点不谋而合。
分析人士指出,并非所有险企都适合投资海外房地产,也并非所有海外房地产投资都会成功。美媒刊文指出,海外投资可以称为“馅饼”亦或是“陷阱”。
据中国经济贸易促进会副会长王文利介绍,中国在美国的投资大约是800亿美元,涉及各行各业,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是投入房地产项目,大约有200亿美元。
据悉,201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房地产投资呈爆发式增长。海外房地产投资交易达35宗,其中28宗披露了交易金额,总计371.32亿美元。而根据仲量联行此前统计,2013年全年,中国企业海外房地产投资额约为150亿美元。这表明,仅2014年上半年交易额即已超去年全年额度。
在谈到中国海外投资的成功与否问题时,王文利认为,总体来讲是不成功的。王文利说,中国有20000多家企业在海外投资,“90%以上是亏损的。”在被提问问题出在哪里时,王文利说,主要是文化、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他把这些问题看成是“陷阱”。由于存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差异,中国保险机构海外投资时,应当充分重视境外投资中的风险与合规性。对于保险机构而言,商务成本、法律关系、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等因素都构成了犹豫迟疑、谨慎的理由。因此,中国保险机构海外投资仍处于摸索阶段,风险不可小觑。
在险资的出海冲动下,除了投资人才短缺,投资经验尚浅,尤其在目前的市场大背景下如何做资产配置成为险资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海外房地产投资对险企的投资能力要求较高,相对于中小险企而言,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保险公司在海外投资上更具优势。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我国政策鼓励保险公司投资海外地产,目前已经有多家保险公司投身海外市场。但是,在投资中,中小保险公司也要小心海外“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