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农业大国,与此同时,很多地区都采用小农生产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农生产模式在不断改变。而且,据了解,
人民银行积极推广了“信贷+保险”模式 。
随着近年来土地流转规模的迅速扩大,延续几千年的一家一户自耕自种的小农生产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开始形成规模,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不断涌现。笔者近日跟随央行在山东省调研发现,金融机构目前正在调整思路,以适应农业生产格局的转变。
今年25岁的大学生袁权,是山东省枣庄市龙潭家庭农场的场长。去年初,他放弃了跟同学在河南郑州市一同经营的一家设计公司,带着做生意赚到的第一桶金,回到老家枣庄,将城市户口转为农业户口,流转了500亩土地,经营起了山东省第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家庭农场。
袁权:这一块一共流转土地500亩,主要发展是绿色果蔬,主要产出西红柿、水果黄瓜、早春的马铃薯、丝瓜、茄子等这几种作物。现在的产品主要销往大润发超市的订单,还有南方苏州、上海市场。
袁权的家庭农场前期建设温室大棚等基础设施共投入了近千万元,袁权东拼西借,但到了去年底,资金仍然告急。后来,枣庄当地的农信社和
人保财险联手,通过“信贷+保险”的模式,给袁权贷款1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信贷+保险”是
人民银行和当地政府为破解农业贷款难而探索出的一种融资方式:首先地方财政先期出资75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借款人则按照贷款额度的1%加入资金池,同时
保险公司收取贷款额度1.5%的保费,为这笔贷款的还款作保证。今后如果发生违约,先由资金池代偿,不足部分,再由保险公司和银行按照9:1的比例共同分担。而通过这种方式,借款人在办理“信用保证保险”之后,不用再提供额外的抵押,并且能够以更低的利息获得贷款。对于这种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枣庄市副市长王新宁介绍:
王新宁:农业生产的自然属性确实有天然的风险,这种风险单靠一家一户的补偿确实压力很大,所以我们通过引进保险的模式,给抵押贷款提供保障,为贷款做一个推动,等于是银、保、农三者结合。但是保险企业它也有顾虑,所以政府从引导资金的角度,给它再加一层保障,推动一把,通过政府提供一定保费补贴,增加保险公司的信心。
作为“
信用保证保险”的承保人,
人保财险枣庄分公司总经理翟永兴坦言,通过“信贷+保险”这种合作模式,也给保险公司拓展了新的业务领域。
翟永兴:通过这种贷款合作,我们可以再提供一些相关的新产品和保障,比如种植业给果树的保险,还有
人身险、责任险等,我们可以配套再办理这些业务,为贷款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人民银行携手当地政府探索农业贷款融资新方式,其中,人民银行推广的“信贷+保险”模式,不断撬动资金助力家庭农场。新模式的实施,将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