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信泰人寿增资路坎坷 否认产品结构不合理

更新时间:2017-08-28 09:13
  【摘要】继正德人寿事件后,信泰人寿问题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前期有消息称,信泰人寿有百亿资金不知所踪,对此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否认。而关于增资问题,信泰人寿将会有何发展呢?下面小编就带您一起分析。

  信泰人寿对股东增资持肯定态度,并表示新增资本肯定高于29.1亿元。而对百亿资金失踪,以及投资计划绕开董事会,该公司坚决否认。

  而这些事件、消息的发掘,源于从去年11月起信泰人寿接连收到保监会的多封关于其偿付能力下降的监管函。

  尚未走完增资扩股流程
  2013年11月8日,信泰人寿就因第三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8.79%,因不足150%收到中国保监会监管函,被暂停增设分支机构。
  2013年12月信泰人寿接到保监会关于暂停权益类投资的监管函,并对信泰人寿的监管动用了专业审计机构普华永道。
  今年3月11日,信泰人寿2013年四季度末实际资本为-14.75亿元,最低资本为7.93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5.96%,属于偿付能力不足类公司。保监会向其再次下发监管函,责令其自3月17日起停止开展新业务。
  4月30日,信泰人寿发布2013年年报,称去年末公司已经到账增资29.1亿元,未计入实际资本的情况下偿付能力是-183%,如果包含公司已经到账的增资款则为184%。5月11日,信泰人寿针对媒体报道的增资扩股疑问发表了声明,声明中表示,本次增资渠道既包括老股东追加资本金,也包括引进新的股东,新增资本肯定高于29.1亿元。
  可如今这29.1亿元仍未到位,就此信泰人寿相关负责人回复媒体人:“现在没有走完保监会规定的增资扩股流程,尚不能对外发布具体的方式和确定数额。”
  “但公司潜在投资人的部分增资款已经到位,同时,增资扩股涉及原股东权益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因此必须在法律法规和监管框架内完成必要的沟通,经新老股东协商一致,经过法定的流程,才能正式成为我公司的股东。”
  信泰保险还表示:“尚不能告知是由老股东的增资还是新股东的引进的方式,但表示向有实力的符合监管规定的其他社会资本敞开大门。”
  事实上,保费收入、产品结构、销售渠道、投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决定险企的偿付能力情况。信泰人寿成立7年来从2007年的0.15亿元增至2013年的28.6亿元。
  但2009-2013年五年间持续亏损,2009年就亏损2.1亿元,2010年下降为1.6亿元,到了2011年亏损达1.9亿元,2012年上升到2.17亿元。信泰人寿回复,“2013年,针对动荡的投资市场,我公司采取稳健的投资策略,整体投资收益率属行业中上水平。”但2013年亏损额度急升至4.8亿元。

  否认产品结构不合理
  寿险圈的规律是寿险正常运作7年会实现盈利,而信泰是持续5年的亏损。
  其实,曾有媒体指出,“信泰人寿的亏损则是采用以高现价短期产品主导、快速冲规模的同时,辅以激进的投资获得高收益的经营模式,而这些产品结构对资本金的需求更大,这些因素导致了信泰人寿这类公司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对此信泰人寿方面回复媒体人:“该报道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信泰保险注重持续稳健发展,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产品销售策略,除了几款短期高现价产品外,公司的各业务系列主推多款期交产品,如在业内非常知名的“百万身驾”等百万系列产品,均为期交型的高内含价值产品。”
  信泰保险强调:“公司正打造涵盖意外、重疾、医疗、养老以及理财五位一体的产品体系。近期又将互联网碎片化概念和保险相结合,开发个人身价账户—“壹保险”,提出“保费定保额”的创新思维。”
  提及保险产品,本应是增加保费收入的好事,但有媒体指出,“信泰人寿曾凭借两款万能险产品有约90亿元保费,分别为信泰金利来两全保险和信泰金利来两全保险A款,有媒体指出:销售所得的资金如何支配却成为股东间的一大矛盾,去年7月信泰人寿经营管理层未经股东大会同意就改变投资计划。”
  这保费收入却成为了信泰人寿的又一“隐患”。就此,信泰人寿回应媒体人:“2013年,信泰金利来两全保险和信泰金利来两全保险A款的原保费收入约为80亿(按《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实施前的规模保费)。”
  信泰人寿强调:“上述内容不属实。因为我司审慎制定年度资产投资配置计划,并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按公司章程及内部制度规定的流程及权限开展具体投资工作,所有资产配置均按年度计划进行,不存在中途改变的情形。”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在信泰人寿的发展道路中,因偿付能力不足而被保监会监管。为此,信泰人寿开始了增资路。然而,半年已过,所谓的29.10亿元的增资资金却迟迟未到账。此外,信泰人寿还否认其产品结构不合理。对此,各方持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