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我国现状资源性消费占比偏高

更新时间:2014-06-30 09:41
  【摘要】近年以来,我国一直提倡可持续消费,然而,雾霾、污染等环境问题日渐严重。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近期,由北京市环保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共同举办“2014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国际论坛。内容如下。

  现状资源性消费占比偏高
  “什么叫可持续消费呢?我理解的可持续消费,核心观点就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对自然负责的方式,进行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中国东盟环保合作中心负责人周国梅指出,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里所定义的,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的方式来满足今世后代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首席项目总监李琳指出,中国消费结构中资源性消费占比非常高,服务型消费偏低,家庭消费中90%的消费量用于食品、住房、交通等资源密集型的消费,“因此推动生产和消费升级到可持续层次的过程和任务是当务之急。”
  据其介绍,部分不负责任的、不透明的,甚至非法的大宗商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直接或者间接以及持续性地威胁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特别是来自农业、森林以及海洋的这些软商品,它们和我们生存发展、环境健康息息相关,但是他们过度和非法采伐、捕捞水平已经超过可持续的水平,这些对我们未来生存以及对于地球资源完整性、可持续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国消费率长期偏低,消费率只有50%左右,甚至在有些年份低于50%,跟世界发达国家相比长期偏低。
  “我们鼓励可持续消费,鼓励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式来进行消费。”周国梅告诉新闻媒体者,中国东盟环保合作中心曾跟世界自然基金会一起合作的“消费与生态足迹”项目测算,结果显示:中国不仅在生产效率、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跟美国、英国等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偏低,在消费效率方面,以购买力评价来衡量生态足迹,消费行为产生的生态足迹,中国也是偏低的,亟须提高消费效率。
  “服务性消费相对来说对资源和环境友好,然而我国产业结构,服务业占GDP比重不到50%,生态足迹经济效益偏低,必须要考虑消费的转型升级。”周国梅分析指出,消费对资源环境压力大的几大领域包括住房、交通出行和食品,其中,住房、交通和食品消耗资源所产生的环境压力大概占到70%—80%。
  她建议,可持续消费最需要推动的领域包括在住房、出行和食品方面,比如住房推行绿色建筑理念,“如果能够在我们国家大力推行绿色建筑理念,可以显着地或者大幅度减少中国城市建设领域对金属、钢材、木材和混凝土的需求,这样可有效缓解高污染的情况;将可持续消费模式运用于交通出行领域可以有效减少油耗和大气污染排放。”

  建议出台可持续消费激励政策
  当前我们面临的水污染问题,雾霾、环境问题,除了生产方要解决资源消耗和高污染之外,消费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持续消费是解决当前中国所面临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可持续消费有利于减排。”
  如何让更多国人参与可持续消费?与会专家建议,第一,将可持续消费纳入国家高层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框架,在“十三五”规划中着重强调可持续消费理念,在现行法律法规中将部分可持续消费行为准则纳入到其中,增大或者加强对可持续消费的激励政策,将可持续消费纳入中国的低碳城市发展战略。同时制定可持续消费路线图,制定和落实食、住、行等各个领域可持续消费指标和具体措施。
  第二,在执政体系和全社会推动可持续消费的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消费和绿色发展的部际间协调合作机制,在环境保护部及相关部委间形成大力推动可持续消费的协调机制,提高中国产品认证体系公信力和独立性,开展可持续消费地方试点,并且建立和应用可持续消费的指标体系。
  第三,建立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可持续消费合作关系,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力推动可持续消费的进程。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每两年发布一份地球生命力报告,该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40年中,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已经下降30%,同时截止到2008年为止,人类所需要消耗的可再生资源,地球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来再生。”李琳表示,她希望有一天,所有在商店里销售的商品都是通过负责任的生产,整个上下游供应链都是负责的,“摆到货架上的产品都是可持续的产品,我希望这个梦想能够早一天实现。”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当前我国可持续消费现状很不乐观,消费率偏低,而且整个消费结构呈现高消耗和低效益情况。要想解决好环境问题国家应当在“十三五”规划中强调可持续消费理念,增大或者加强对可持续消费的激励政策,将可持续消费纳入中国的低碳城市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