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新基金发行以持续营销为重点

更新时间:2017-08-26 20:06
  【摘要】近几年来,基金行业呈现出不良的竞争,给基金产业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为了改变这一恶性的情况,基金公司门开始不断反思和采取各种战略想要把基金产业不良竞争转变成发展的良性渠道。

   步入2014年,新基金的发行依旧火热,但发行思路却悄然发生着变化。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今年新成立的基金已有187只(A/B/C分开计算)。但与往年新基金发行频频寻找“帮忙资金”,或者延长募集期以做大首募规模的思路不同,许多基金公司今年的新基金发行策略已经转变为“轻首募、重持续”,对于新基金的首募规模不再设立硬性指标,发行期满或达到成立门槛就宣布结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基金产品未来的持续营销之中。

  业内人士指出,基金公司对新基金发行思路的改变,或将深刻影响未来基金行业的发展。这意味着,面对着过去几年新基金发行的恶性竞争,基金业已经开始反思其中的弊病,并试图将业内竞争逐渐引向正常轨道。

  跳出恶性竞争怪圈
  越来越多的新基金开始采用“闪电成立”的发行方式,令市场耳目一新。
  一般情况下,新基金发行周期约为一个月,但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今年新成立的187只新基金中,多达161只发行期低于30天,其中发行期低于10天的就有44只,甚至有12只新基金的发行期只有1天。
  针对新基金发行周期显着缩短的状况,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新闻媒体者表示,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各家基金公司疯狂发行新基金,且采用各种手段来做大首募规模,主要是受到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认为新基金首发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基金公司的市场地位和资产管理规模的大小。但这种做法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基金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各家基金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却很难实现借新基金发行扩张公司规模的目的,反而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比如说"帮忙资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基金公司通过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让"帮忙资金"来帮助做大首募规模,但往往在新基金打开申赎后,这些资金就迅速离开,结果规模很快就缩水;再比如,银行等渠道对"尾随佣金"和各种一次性费用的胃口越来越高,但在同业恶性竞争的背景下,许多基金公司只能被动接受。”这位市场部负责人说,“这些怪圈都大幅提升了新基金的成本,让新基金成为了"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所以,缩短发行周期,不重首发规模而更重视持续营销,就是为了跳出这个恶性竞争的怪圈,让基金业的竞争进入一个良性轨道。”

  持续营销任重道远
  在降低新基金首发预期的同时,基金业将未来发展的重任寄望于持续营销上。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无需再找“帮忙资金”,但在银行等渠道,持续营销也是人满为患,竞争的激烈程度更甚于新基金发行。要想通过持续营销来实现基金业的扩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某基金分析人士向新闻媒体者表示,与新基金不同,进入持续营销后的基金产品,投资者更看重的是过往业绩表现,如果没有足以令投资者信服的业绩以及投资亮点,就更难获得投资者的申购。“更重要的是,由于持续营销的基金较多,银行等渠道的工作人员也会精挑细选,那些他们觉得较难给客户带来回报的产品,将会被打入冷宫。所以,对于基金业来说,重要的不是营销手段,而是实实在在的业绩表现。”该基金分析人士说。

   慧择提示:据有关人士表示,基金产业的发展重要的不是营销手段而是基金公司门的真实的业绩表现,与新基金与有所不同的,大多数的投资者们更加注意公司的业绩,因为业绩高会使他们有信心投资,所以,在基金行业中,基金公司门只有更加关注公司的业绩才能使基金公司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