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老年人该如何投资理财

更新时间:2014-05-20 11:11

  【摘要】据了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投资理财。而一些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年人也开始进行保险理财。老年人该如何学会保险理财,避免投资失败呢?

  案例一
  年届80,长沙某事业单位的退休老人唐志华(化名)近年来开始尝试新的理财渠道——街头的投资担保项目。去年开始,有投资担保公司驻点小区派发传单和抽纸等小礼品,在工作人员推荐下,唐爹爹先后在梓园路、建湘路边的几家投资担保公司进行了投资,期限6个月、3个月不等,年化收益率14.4%左右,金额累计10万元左右,有的项目投向了河南。唐爹爹判断是:新开的公司不会那么快跑路,因此会更稳当。
  理财师:盲目追高 小心翻船
  在定期、国债、银行理财的收益普遍在3%到6%的情况下,突然出现14.4%年化收益的高息产品,一般宣传上都会很显眼地标注“政府批准、保本保息、有担保、有抵押、安全保障”等字眼,在营销人员软磨硬泡加小恩小惠的攻势下,老人家很容易将积蓄投进去。
  据多方媒体报道,“投资担保公司跑路事件”频有发生,造成投资者的巨大亏损。《洛阳日报》曾在头版给洛阳投资担保类公司正本清源——投资、担保公司不能接收社会存款进行投资理财。“向社会公众吸收或变相吸收资金的行为,属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所签订的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唐爹爹的投资是否有风险,须看项目本身。但可以肯定的是,世上没有免费午餐,也没有只赢不输的投资。因此,老人在私人借贷、个人投资方面,一定要特别提醒自己,不要追求过高的收益,免得翻船。“银发族”理财应“稳”字当头,切勿盲目跟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案例二
  家住东风路某居民小区,77岁的长沙退休老人廖清方(化名)略有积蓄,此前一直存银行定期。2009年前后,廖爹爹在银行办业务时,被业务员派发的保险理财传单吸引,并曾参加过一场多位中老年人参加的投资理财讲座,被推荐带有投资分红功能的保险产品。此后的2009年和2010年,廖爹爹分两次购买了同一家保险公司的保险理财产品,分别为6万元和5万元,保险受益人分别为儿子和女儿。直到看到合同,廖爹爹才知道,一份退还本金需10年,另一份则需20年,而这些并未在购买前被明确提示。

  理财师:主动了解 避免被骗
  廖先生这种情况并非产品本身有问题,而是这类产品被错误地销售给不该销售的对象。银保产品更适合于理财中的资产配置,具有强制储蓄、教育基金、养老补充、避税避险等功能。而柜台销售通常是短短几分钟时间,销售人员要把保险解释清楚实属难事。部分市民尤其是老年群体,信息有限,对金融知识了解程度停留在表面,在不当销售中成为了牺牲品。
  目前,规范销售行为在当今变化莫测的金融市场中已经发生改变,销售规范日趋严格。保监会、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从4月1日起已正式实施。《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在向65岁以上老人销售保险时,必须由保险公司人工审核之后才可出单,银保渠道保险产品的犹豫期也由之前的10天延长到15天。因此,提醒老人家,主动了解最新的政策和行业动态,积极捍卫自身权益,避免被人轻易糊弄。例如,购买银保产品后,目前有15天的“犹豫期”,即保险合同签订15日内,如果后悔,可以要求退保,本金可以取回。

  慧择提示:通过上面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银发老人误信高回报投资致血本无归的案例我们时常看见。理财专家提醒您在选购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主动去了解,不要追求过高的收益,免得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