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华夏保险银保渠道“一险独大”存隐患

更新时间:2014-05-15 09:09

  【摘要】虽然华夏保险发展增速位列行业第一,但是去年华夏保险亏损额亦是居首,这样两个极端的“第一”让华夏人寿再次备受关注。“规模先行”是华夏保险一直强调的策略,而这也造成了一些结构上的问题,如存在“一险独大”、“一渠道为王”、短期限业务占比高的问题。

  面对华夏的亏损,华夏保险早有预料并表示,对于华夏保险的亏损,我们在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时已有预期,也是公司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承受的阵痛。华夏保险相关负责人向理财周报媒体坦言:“去年华夏保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银保新业务增长迅速,同时投资收益未能达到预期等因素导致。”

  银保“一险独大”隐患
  华夏保险
的银保渠道不可小觑,在2008年华夏人寿提出该年保费收入为10亿元的目标,这是2007年(1.56亿元)的6.4倍,华夏最终做到了。
  不可否认的是,通过疯狂的发展银保努力突围是目前扩大规模的最直接方法。在2008年,华夏人寿很大程度上依赖银保渠道获取现金流。按照计划,华夏人寿在该年有60%保费来自银保渠道,团险和个险则各占两成。
  在2013年,“规模先行”是华夏保险一直强调的策略,数据显示,华夏保险银保渠道新单保费收入327亿,同比增长450%。银保的迅猛增长一方面保证了华夏保险业务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银保渠道的份额不断激增,占全年保费总额的88%。
  相关负责人告诉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媒体:“对于寿险公司而言,发展银保业务主要支付两部分成本。一是,支付给银行等的手续费、公司银保渠道内外勤人员的工资、公司的经营费用等;二是公司支付客户的收益。”
  “由于会计准则的原因,第一种成本支出会面临一种“时间尴尬”,即这部分支出须一次性计入业务取得年度,不允许在保险期间内摊销。简单来说,这部分支出的费用全部计入当年的财务损益表中,而投资利差要等到保单第二年、第三年及以后年度才能陆续产生,这样就会投入和产出的时间不完全一致。”
  事实上,如果业务规模增长速度缓慢,业务发展平稳,这种“时间差”的尴尬就会大大降低。大型险企发展时间较长,度过了业务快速增长期,存续业务规模较大,从而存续业务投资利差足以弥补或者降低当年新业务亏损,从而其由于新业务首年亏损导致的公司整体利润或亏损波动性不大。
  但华夏保险就存在续存资金不足的情况,2013年,华夏保险续存资金不到20亿,通俗说就是:“家底不厚”。相关负责人透露,“2013年业务规模从2012年的80多亿快速发展到372亿。而银保业务首年亏损比例约为3%-4%,再加上其他业务渠道新业务亏损,势必加大公司亏损。”
  而不到十多亿的续存资金不能覆盖,投资收益回报又未能在2013年回笼,2013年亏损基本都是当年新业务产生的,而公司的存续业务是盈利。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知道,“规模先行”是华夏保险一直强调的策略,而这也造成了一些结构上的问题,如存在“一险独大”、“一渠道为王”、短期限业务占比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