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大学生理财 理财方法要掌握

更新时间:2014-03-28 16:55
  【摘要】“宝宝军团”的到来,使得理财产品门槛越来越低,与此同时,适合大学生理财的产品也越来越多。理财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大学时代学会理财,毕业进入社会以后就不会成为所谓的“月光族”。那么,大学生该如何理财?大学生理财方法有哪些?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大学生理财方法。
     CPI飞涨、投资亏损,理财危机如何用保险来抵御!
  因人而异理财
  笔者采访发现,目前大学生生活费主要是伙食费、衣服、手机费、上网费、恋爱消费、同学聚餐等 ,其中在买衣服、请客、恋爱这三方面的花费所占比重最大。男生的生活费普遍比女生高,农村家庭来的学生比城市来的学生更会省吃俭用。
  “我是女生,饭量小,对吃的不挑剔,餐费一个月300多就够了,一顿早餐3元、午餐4元、晚餐4元,每月话费50块钱,偶尔与同学、朋友聚会,逛街购物,如果没有同学生日或者生病的话,一个月下来600块钱够用了。”在青岛理工大学上学的小李对笔者说道。
  关于生活费的问题,在北京上学的小张略显无奈,“每个月1000多的话,还不敢购置什么大件儿。每月花在一日三餐就得600块钱左右,另除去生活必需品、通话费、上网费等近200元,剩下的200多元差不多都用在和同学的交往上了 。”小张无奈地说,“要是碰上添置衣服,购买其他贵重物品,还得向父母伸手!”
  在采访过程中,在山东师范大学读研的小徐绝对是省吃俭用不舍得花钱的学生。小徐上大学以来,每个月生活费在 300元左右。“我爸妈都是农民,家里经济压力很大。所以我除了日常的伙食费,尽量减少其他的开支。”小徐说,她每月生活费平均在300元左右,其中200元充到饭卡里。因为学校食堂多,菜价也相对便宜,所以到月底饭卡里通常都有剩余。在校期间,小徐的生活费除了充饭卡之外,主要用来买纸巾、牙膏等生活必需品,偶尔买一点零食。每个月的手机话费控制在25元左右。

  首先需要满足基本生活
  马上要开学了,家长给孩子准备多少生活费?家长们如何看待每个月600元生活费?采访中,多数家长表示,孩子在外求学能够懂得勤俭节约自然是好,但必须得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每个月怎么也得1000元钱吧,至少得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现在大多数家庭就只有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吃的喝的穿的从来都不缺。上大学自己一个人在外边,做家长的都不会忍心在钱上过于限制,至少要让孩子平时想喝什么饮料、吃什么零食、偶尔买件新衣裳等都可以实现。”家住西郊街的高先生说,儿子在青岛大学上学,每月的生活费在1000元到1500元左右。
  而女儿在山东师范大学读研究生的郑女士认为,600块钱足够女儿的日常生活了。“我每个月就给女儿600块钱,没见女儿冲我哭穷。”笔者了解到,作为研究生,郑女士的女儿已经尽量跟家里少要钱了。“我在学校里的花费不多,除了餐费跟话费,基本不需要花钱。而且我有时候也出去赚外快。代课、监考、批试卷,都是我的经济来源,我还利用自己赚的钱在琴行报了个学习班呢。”郑女士的女儿谈起自己的理财之道颇为自豪。

  切勿盲目攀比
  据媒体报道,近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新生小李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发现了这样一段话:“学校提倡勤俭节约,崇尚俭以养德的传统文化。实践证明,过高的消费会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使一些学生追求生活享受、相互攀比、不求上进。建议您提供给孩子的月消费一般为600元,最高不超过800~1000元。”
  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小张建议,作为学生要适当控制自己的花费。除此之外,购物时尽量买实用的,不要因为一时高兴,买了自己根本用不上的东西,既浪费时间又花冤枉钱。另外,记账也是一种不错的理财习惯。学生可以专门准备一个记账小册子,上面详细记录每一笔收入和支出情况。每周末进行一次统计,月末再统计一次。根据记账情况检查支出有无问题,哪些支出不合理或者太多,下个月马上作出相应调整。“这也是规范支出的一个好‘监督员’,这样我自己就可以控制花费了。”小张说道。

  慧择提示:徜徉在大学的象牙塔里,大学生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用饱满的热情、激情全身心的探索着属于自己的大学生理财方法。能够看到的是,大学生是没有固定收入的一族,他们是社会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一群人,面对未知的理财风险,大学生们做好准备了吗?大学生理财,切勿忘记理财背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