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一号文件” 让支农惠农政策真正成为农民的福音

更新时间:2017-08-26 14:51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三农”问题就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日前,国家为了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发布了“一号文件”,不仅为农险市场发展带来更大动力,更应成为农民的福音。

  与以往的宏观规划相比,日前公布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涉农保险的设想更为具体。“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不断提高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保险的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保费补贴,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支持。扩大畜产品及森林保险范围和覆盖区域。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规范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管理,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开办涉农金融领域的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等业务。”

  同时,“一号文件”还指出,将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

  不难看到,在保费补贴方面,中央在涉农保险方面十分给力,而其根本用意在于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帮助他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在一系列补贴政策的带动下,保险公司进军农村市场的热情被点燃。2013年,多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险的申请得到批准,目前经营农业险的险企超过了25家。为更好地开展业务,国寿财险、中煤保险等大小险企都在积极招聘、储备农业险人才。从保费方面来看,2013年,我国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06.6亿元,同比增长27.4%,向3177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08.6亿元,同比增长41%。承保主要农作物突破10亿亩,提供风险保障突破1万亿元。

  看起来,2013年的农险市场似乎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不过,发展中的问题不应被光鲜的数字所遮盖。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高保低赔。据媒体报道,去年,江苏仪征的陈先生为100亩葡萄大棚投保了100万元的高效农业险,去年年初的一场大雪压毁了大部分设施,本以为保险能挽回不少损失,结果100多万元的损失只获得了8万元赔款。由于政府有60%的补贴,陈先生每亩的保费为192元,以此计算,每亩的保费为480元,每亩的保额为6000元,费率为8%。

  事实上,业内早已在盛传,由于补贴丰厚,而由于农民缴纳保费低、理赔意识薄弱等因素,农业险已成为险企最赚钱的险种之一,这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经营热情。同时,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名义面前,政府在进行保费补贴,促进农险保费增长方面丝毫不敢懈怠。“甚至可以说,有的地方,发展农业险成了一种面子工程。”一位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

  目前,很多地方的农业险承保险企少,有些地方只有一家险企承保,出险后足额赔付的很少。尽管保监会曾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农业保险条款和费率管理的通知》,明令禁止农业保险经营中备受诟病的“封顶赔付”和“平均赔付”,但这些现象并未彻底改变。而在政府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农民需要缴纳的保费并不多,不少农民抱着“有保险总比没有保险好”的心态购买农业险,但事实上,这种“低保费、低保障”的设计在实践中还被打了折扣。

  1月21日召开的2014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也指出,今年的财产险市场规范工作将把农业保险作为重点,严厉查处弄虚作假骗取财政保费补贴、强制农户投保、不足额提取大灾风险准备金、协议或平均赔付、拖赔少赔、无理拒赔等违规行为。

  同时,对政府而言,发展政策性农险不能仅仅提供保费补贴,还应更多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来提升险企的服务水平。大力支持真正符合农民需求的创新型保险,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而不是在补贴的名义下粗放地发展农业险。否则,十分给力的补贴政策,最终只会带来农险市场规模的扩大,地方政府挣得了面子、保险公司赚到了票子,农民却依然得不到真正的保障,影响农业的发展。

  慧择提示:“一号文件”的推出,让农民得到真正的保障而不要成为名义上的受益者,发展农业险、保证农民利益所必需的,使支农惠农政策真正成为农民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