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大数据时代到来给保险发展带来机遇

更新时间:2017-08-26 23:08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保监会副主席曾经这样说:“大数据对金融业的影响将是全面和深刻的,保险业要站在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高度看待大数据的影响。”保险行业要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还需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

  一是思维方式面临冲击。这些年我国保险业市场创新不断涌现,但总体上还是延续了发达保险市场的发展脉络。而大数据对思维方式的冲击可能是颠覆性的。在技术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如果思维方式跟不上,企业经营或保险监管都可能会出现很大问题。

  二是数据基础比较薄弱。这些年,保险业在大数据战略和网络经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12年,有61家保险公司开展了网上保险业务。中国人保集团建设完成了企业私有云计算平台,并准备开展车联网试点。中国人寿2002年将全国500多套应用系统集中到数据中心进行统一运营。中国平安与百度联手研究车险用户基于互联网的行为模式。

  但总体上保险业大数据的基础还很薄弱,和银行证券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不同主体间大数据应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保险主体挖掘内部数据,收集外部数据,对数据分析和处理,发现数据背后价值的能力还很不平衡。

  三是外部竞争可能加剧。在大数据时代,保险业面临来自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公司业务分割的竞争压力。保险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保险业的竞争能力可能会被进一步恶化。

  四是人才储备严重不足。高端新型技术人才匮乏是制约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向大数据时代,保险业在人才上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王祖继强调,保险监管机构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为行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强化基础建设,建立大数据质量标准,消除壁垒,推进信息共享,建立信息隐私保护制度,建立安全有效的大数据共享使用环境;要鼓励包容创新,以开放心态支持保险机构运用大数据进行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有益创新。要完善监管制度,对保险市场基于大数据的新事物、新探索,适时制定监管制度加以规范,减少监管死角和监管真空地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监管;要防范创新风险,加强对风险的预警跟踪,对于大数据时代下新的风险形态保持足够的敏感和警惕,促进保险业市场可持续发展。

  慧择提示:大数据的浪潮是无法抗拒的。大数据基于精确量化的承保损失分布,它可以提升保险机构资产负债的管理水平,可以在资本市场实施更精准的风险投资组合策略,提高保险业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水平。所以,保险监管机构也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为行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保险行业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