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土地流转后出现高风险问题
更新时间:2013-11-30 15:46
【摘要】自从河南省推行了土地流转分级之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是,改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增加了粮农的风险。
柳学友是河南息县的一位种粮大户。从2000年起,他开始转包其他村民的土地。后来,老柳联合几位老乡组建了合作社,2012年底合作社流转土地达1万亩。
“放到30多年前,如果有人告诉我,这些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制分到手的土地,有一天会以这样的方式重新集中起来,说什么也不敢相信。”
1978年11月,安徽省小岗村的18位农民带头实行“分田到户”,由此刺激了“大锅饭”时代农民被压抑的生产积极性,开启了中国农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期。但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一些地方的农村空心化、农业人口老龄化加剧,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呈现加速趋势。
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认为,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强制行政手段不同,当前土地由分到合的变革是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而且未改变原有的家庭承包关系。与此同时,这种流转后的相对集中,又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一些地方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实现了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十分脆弱,甚至处于高风险运行状态。
同在河南息县的农民陈新伟流转了400亩地,但2012年遭遇旱灾,因为没有灌溉设施,只能眼看着上百亩的庄稼旱死,亏损20多万元。另一位息县种粮大户徐从立,100多亩旱稻全部枯死。
“以前看着大量的撂荒地觉得可惜,加上租金便宜,就流转过来。等到干旱了才发现,上百亩的地块连口井都没有,现在合同都签了,想退地也来不及了。”徐从立说。
重庆涪陵区农委农经站站长何泽富说,除了薄弱的基础设施、难以预测的自然灾害外,一些政策瓶颈也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发育形成制约,比如融资体系不配套、农业保险不健全等。
柳学友表示,规模经营后,种地成本越来越高,以前的小额贷款“不解渴”,有时候为了应急只好到处借钱。
“没有农业保险也是一块”心病“。比如旱灾造成的损失,最后都是我们自己买单。村里人都说种粮大户是在赌博,我也感觉自己像个没系安全带的”空中飞人“,看着飞得高,掉下来就是倾家荡产。”
河南滑县农业局副局长韩国凯表示,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加深,专业人才匮乏的短板也将日益凸显。
近年来,中国多次开展打击假农资的行动,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假种子、假化肥坑农现象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受害者既有传统分散经营农户,也有土地流转后产生的种粮大户。
2012年,在一家所谓农资公司的“技术指导”下,柳学友购买了一批包衣麦种,因质量问题没有出苗,最终亏损30多万元。2009年,他同样因为购买了假种子亏损近百万元,而同时受骗的另一位种粮大户,不堪压力最终自杀。
“我们期待配套完善的服务,但也需要安全健康的市场,因此政府的监管特别重要。”柳学友说。
重庆市农委科教处处长欧阳柬表示,继续增强农业发展活力,政府如何转变职能、为新兴的农业经营主体做好服务至关重要。“从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目前并未实现无缝对接,这对政府的服务效能是个考验。”
“和一家一户只种几亩地相比,种粮大户因为成本高,风险高,因此就更加需要配套完善的服务、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有了这些后盾,我们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柳学友说。
慧择提示:目前河南省的融资体系不够配套、农业保险体系也不健全。希望有关部门抓紧时间尽快完善有关服务,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