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国际再保险巨头指出要同中国市场磨合

更新时间:2013-11-29 10:13
  【摘要】慕尼黑再保险集团董事会董事长冯博德近日参加了一次访谈节目,节目上他回答了笔者提出的一些问题,也对中国再保险市场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由于冯博德作为慕再集团董事长,加之访谈时间有限,很难谈及慕再中国业务的细节问题。为了还原出一个国际再保人10年在中国的全面印象,我有幸数次与慕再中国区总经理常青先生请教探讨。
  
  给我的印象是,尽管来到中国10年,碰到难以理解的中国式消费理念慕再选择的是培养市场而非“简单”顺应,当然代价是付出有成本的耐心和坚持。以下几个有趣的例子似乎能证明我的观点。
  
  慕再实际上参与了人保(PICC)牵头做的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研究的课题,也参与具体的业务试验,他们既坚持自己的看法,也尽量去理解中国政府和客户的选择。
  
  比如云南巨灾保险试点,虽然最后慕再觉得它的风险集中度有一点高,比较担心逆向选择问题,但是他们一直认为,并不应排除这种政府支持的区域性巨灾保险的安排,同时应该在一个相对风险分散的范围内来安排。
  
  再比如云南楚雄的安排,在制度定价方面,慕再认为是相对偏低的。但他们又能理解的是,政府在初期希望是一种低保障、广覆盖的形式。这个方向是对的,但要研究它与商业保险之间怎样互为补充。
  
  再说地震,现在相关的产品设计深入度还不够,可能只有大型商业性财产险、工程险。但是,涉及到国计民生,更多老百姓的风险还缺少保障。
  
  另外一个例子,深圳政府计划做全市有关市民的一种责任险,包括核风险在内。慕再也在参与,听说的情况是慕再是唯一一家对核风险提出报价的机构。
  
  慕再不好“面子”,觉得盈利最重要,所以在中国对于完全单一性的工程险、财产险的比例合同,慕再实际是不感兴趣的,如果要做这些合同,肯定需要其他一些平衡性的业务来做综合安排。
  
  这种合同的风险在于什么呢?就是有的时候慕再认为客户可以用很低的价格写进一个原保的合同,因为有一个很大的再保合同作为保障,所以对他来讲,他可以把风险全部放在再保的合同里。在合同里面,而他自己可能真正需要自留的风险也只有2%。这样很难保证他是真正在判断风险,甚至可以在某些程度上出现逆选择。
  
  换句话说,中国市场现在价格之所以保持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程度,有很大的再保的承保能力在支持这样一种比例合同,应该说也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利润报表的。
  
  作为笔者我一直很想弄明白慕再在中国到底是赚钱还是亏损,所以很想要具体数字。可是我得到的答案却非常复杂。
  
  慕再在监管要求下的利润评估和内部的基于风险的利润评估,实际上是两套体系。只能说在过去的两年里,是有持续的盈利。但是要分怎么看,比如说2011年慕再最终实际损失是小于预期的,那么2012年就有一个4亿左右盈利。站在慕再的角度,2011年并没有那么差,2012年也没有那么好。
  
  所以他们认为两个具体的数字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慕再对每一项业务的风险资本是完全不一样的,财产险的风险资本可能远远高于车险的风险资本,换句话说在车险上赚1块钱和在财产上赚5块钱,可能最终在内部的风险报表上体现的利润率是一样的,他们叫风险资本系数不同。
  
  再有一个就是,在现在慕再按照财务制度做出来的报表里,没有对巨灾做任何的准备。他们内部在做评估的时候,比如今年挣了5亿,但是从总公司的角度今年这5亿里面可能至少有2亿要拿出来,作为巨灾的准备。因为今年风调雨顺,但是如果有一年会发生像日本那么大地震的话,也不会那么坏,今年也没有那么好。所以这个是一个内部的风险有关巨灾风险平衡的因素。
  
  这个在慕再的财务报表里,实际上也没有体现出来。当然他们的财务报表里面也没有体现出全公司范围内慕再的成本,或者说他们的管理成本是怎么样分配的。这个在中国本地的报表里面也没有体现,但是慕再中国分公司跟总公司之间是要算这个帐的。所以那个报表至少跟内部管理,慕再叫管理报表,与现有披露年报有这几个方面的差异。
  
  所以有可能出现的一个情况,按照中国财务会计制度出来的报表是盈利的,但是他内部另一套评估体系出来可能是亏损的,反之亦然。
  
  慧择提示:国际再保险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需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从慕尼黑再保险集团的财务报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类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