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销售误导
更新时间:2013-10-23 10:21
【摘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般都比较高,所以很多投资者都比较喜欢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可是很多人发现在购买过程中存在被误导的情况。
昨日,中消协发布提示称,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销售误导、夸大收益、出现巨额亏损、信息不透明等“顽疾”,多达29家银行在官网未公布理财产品投资运作情况,汇丰、恒生、韩亚、星展、大华等9家银行在官网更找不到任何理财产品的到期信息。
银行理财产品只谈高收益
中消协此次是通过银率网“我评银行”平台对60家银行网站进行的调查了解,结果发现,消费者往往难以得知实际收益率,有的到期不通知就被自动续买新一期理财产品,资金划转周期太长导致资金占用。
同时,多数银行销售人员避重就轻,只谈高收益不讲风险,宣称“能保本,收益高”,消费者看不懂晦涩难懂的说明书,加上对银行的信任,就稀里糊涂地买了,结果遭遇巨额亏损。有网友就称,“一银行理财让他一年25万元损失近12万元”。
调查显示,超过三成的消费者都经历过银行的误导行为,银行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未进行任何风险提示;而在银行代销的产品中,把保险当银行理财产品误导销售的比例占39.42%。
银行理财信息公布不详细
据中消协介绍,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渠道、披露详细程度、时效性都没有统一标准,全由银行自行决定,因此各银行之间在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上存在较大差异。
被银率网调查的60家银行中,理财产品说明书的披露、运作公告、到期公告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信息不全面、不稳定、滞后性,包括汇丰、恒丰、广州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等在内的多达29家银行在官网未公布理财产品投资运作,既有知名外资银行,也有股份制银行。
同时,9家银行在官网查找不到任何理财产品的到期信息,涉及汇丰银行、韩亚银行、星展银行、大华银行、天津银行、广州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恒生银行、厦门国际银行。而即使公布的银行也很滞后,有的一个月集中公布一次,有的仅公布未达预期收益率的信息。
中消协提示消费者,不仅要了解清楚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预期收益率、起购金额等基本信息,还要重点关注收益类型、风险等级、运作模式、存在的风险,不要被理财经理的高收益“忽悠”,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所匹配的产品。
慧择提示:很多人都知道高收益率产品都是伴随着高风险的,很多银行为了让投资者尽可能多的购买自己家的银行理财产品,误导投资者,导致投资者没能买到合适的银行理财产品,这种状况需要相关部门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