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进行养老投资 养老投资的选择
更新时间:2013-09-06 15:18
【摘要】现在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在完善,但是还是有一些人得不到保障,很多人在年轻时并没有享受到养老保险等一些福利,社会上出现了养老难的问题。所以我们更应该从年轻时就开始,学会理财为年老后提供更多一层的保障。
一则“老有所养”的新闻让人倍感心酸。73岁的付达信老人在2008年为入狱养老故意高调抢劫。法院判处其2年徒刑,老人在宣判时竟抱怨法院判得太轻!付老汉因家穷一辈子没娶妻生子,年纪大后又干不了活,入狱前已两年没吃上肉。在监狱里,老人3个月胖了10斤。然而,出狱后,养老问题再次现实地摆在了这位75岁高龄老人的面前。
黑色幽默,是否也让你联想起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辛酸之余不妨自问:如何化解“养老难”,规避类似付老汉的养老窘境?
首先,“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421甚至8421型家庭架构中接近幻灭。像付老汉一样无儿可养老,以及有儿不养老、养儿啃老的现象时有发生。步入老龄化社会,完全靠财政来养老,也不现实。养老靠自己,已逐渐成为共识和不可回避的话题。某项调查显示:87%的人认为养老得“靠自己另外攒钱”。如果您不想步付老汉后尘,赶紧行动起来,现在就开始为养老做准备,别再当逃避现实的鸵鸟了。
化解“养老难”,天弘基金认为,还是得靠及早地进行养老规划,及早“攒”和“赚”。攒——积累财富。赚——投资增值。无论是“攒”还是“赚”,都是越早启动越好。
李嘉诚讲:每年存一笔钱,给出一定的报酬率,几十年的时间,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千万富翁。复利作用需要时间的配合,天弘基金认为,至少要提早25年准备养老费用才比较轻松。这样逆推,一般要求30岁以后就开始实施养老规划。起步太晚,压力大增。
我们来简单测算一下,不同起点的养老投资,对收益率和本金有何不同要求。
假设夫妻俩30年后退休,养老生涯30年,若二人合计,退休时点的500万可以保证安享晚年。那么,500万的目标如何才能实现?
1、养老投资越早越好。如果夫妻俩现在就开始积累养老钱,假设准备期30年间投资收益为5%,那么每年只要攒7.53万元,即可达成目标!如果两人迟缓5年、仅留25年来投资养老,那么每年要攒10.46万元的养老钱,才能达到同样效果。对于步入高消费阶段的中年家庭来说,压力骤增。
2、起步晚,则对投资回报要求更高。如果上述家庭收入没跟上,依然只能维持7.53万元/年的投入,那么要实现30年后500万元的养老目标,必须追求更高风险的投资,必须将年收益率从5%提高到7%强。
每年投资回报提高2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首先,可选品种会更受局限。实现5%的年收益,您可以选择5年期定存(目前是4.75%上浮一成),选择中长期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或者选择低风险的天弘安康养老基金(业绩基准是五年期银行定期存款税后利率,目前为4.75%),都可能轻松达标。但长期、持续、稳定地实现7%的收益,其实比较困难,需要较多专业知识和专业规划。其次,每年投资回报提高2个百分点,风险等级会被迫提高,或许会超出家庭风险承受能力。最后,不得不考虑的是,养老规划可能会被子女教育、婚嫁或其他大额开支而干扰。中途干扰、逢低出货或导致高风险组合亏损。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越早做养老规划,投资起来都会越从容、越自由,成本越低。
养老如同爬山,如果我们选择在20岁爬60岁的山,选择缓坡徐行,边爬边玩即可,我们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如果到55岁再考虑爬60岁的山,这时我们需要抄近道、走险关,甚至还需要专业的登山工具;等到60岁以后,再爬可能就来不及了。
慧择提示: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理财,这是对自己生活的保障与负责。但是在面对各种各样理财和投资产品的时候,不能盲目,要学会理性和客观分析,深入了解,才能有所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