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须知:亲子教育的主要内容
更新时间:2017-08-27 18:58
【摘要】为人父母者,总想把自己的经验和正确的道理讲给孩子听,希望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少栽跟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亲子教育格外重要。那么,亲子教育的内容有哪些呢?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做简要介绍。
保护孩子加倍爱,“投保三步曲”打造完美宝贝计划!
(1)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婴儿从母体降生既无知,又无能,要把孩子逐步从生物性人向社会性人转化,首先要对孩子进行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这是家庭亲子教育必须进行的基本内容之一,最基础的是怎样教会孩子吃奶、吃饭、喝水、走路、说话、穿衣、大小便等,接着还要教育孩子认识周围的人与环境,这样就要耗费父母的大量心血。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一书自序中说:“小孩子实在是难教难养得很,但是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因小孩难教育就不去教养他呢?我们知道幼稚期(出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形成了。”所谓基本生活能力,还应包含自理自主能力。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从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从孩子有自理能力的生理、心理条件时就注意对其进行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逐步学会生活自理,参加力所能及家务和一些实际活动,使其在各方面得到锻炼,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千万不要再把对孩子的娇惯、溺爱、不让孩子千这于那认为是对孩子的疼爱。
(2)最基本社会生活知识的教育。在家庭亲子教育中,父母既要在重视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的同时,还要对孩子进行较广泛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如适应环境的教育,包括适应自然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教育,让孩子逐步认识方位、气候、动植物、自然现象等。孩子未懂事之前,就被一定的人际关系包围着,随着孩子活动范围的扩大,其周围的人际关系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从而形成自己的社会活动范围和人际圈子,这就要靠亲子教育和实际生活使其逐步弄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称谓及内容,他们在社会中的位置及角色进而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还要适当地进行一般社会知识、历史知识及生活知识的教育,道德品质的教育。人的道德品质是人的基本个性特征的突出表现之一。人的道德品质如何,主要由后天因素,特别是接受的教育如何所决定的。0~6岁阶段是人的道德品质最初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接受良好的亲子教育,就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否则会事半功倍,甚至收效甚微。《三字经》中说:“融四岁,能让梨”,孔融能把大梨让给其长兄,自己要小的,说明4岁已能知长幼,懂礼节。特别在婴幼时期,父母要充分重视“第一次”的教育作用,因为“第一次”就会在孩子心灵深处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儿童品质形成的开始,如果忽视了第一次教育的机会,孩子做对了得不到肯定,做错了得不到否定,孩子就会不知是非标准,分不清对错,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是非不分,养成不良的品质。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品德即是道德,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婴幼期主要通过生活现实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规范。这个阶段虽然对孩子要求不高,但这些基本要求,往往是今后具有高尚品质的基础。
(3)对婴幼儿的智力开发。科学实验证明,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前,是其智力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一个人若从0岁开始教育,智力可达100的话,那么5岁开始教育,长大后智力最多不过70。0-5岁是智力和性格发展的第一高峰,一旦错过机会就无法弥补,从小科学用脑和加强营养,就会促使人脑的生长发育和脑功能的完善,不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婴幼儿智力开发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家长们的普遍关注,有人提出0岁教育方案,有人提出0~5岁是进行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等。
慧择提示:亲子教育的内容主要就是以上几点,即生活能力的培养、社会生活知识的教育和智力的开发。随着亲子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父母应将社会修养、知识教育、能力素质、与情感性格四者合而为一,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