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保险产品要打破刚兑,真的吗?是好事吗?有什么影响?

更新时间:2024-03-28 10:01
这两天“保险产品即将打破刚性兑付”的消息,满天飞。

还真不是空穴来风,起因是财新周刊,上周发布了一篇封面报道
其中提到:

另据财新了解,正在修订过程中的《保险法》草案中已新增提出:“若被接管的保险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依法进行保险业务转让的,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对保险合同进行合理变更。” 


有了解相关修订的人士向财新指出,所谓对合同的“合理变更”,正是意在仿照、模仿日本在应对上世纪90年代末保险行业“破产潮”时修订保险业法的操作——如果保险公司面临破产,可以通过修改合同下调存量保单的预定利率。


原文一共有1.8万字,从背景到过往问题险企处理案例,再到未来可能的处理方式,整体分析算比较客观严谨的。

但却只有“保险产品打破刚兑”这一段,被截图并广泛流传开来了。


1、保险真的是刚兑吗?

保险确实是刚兑。

首先,合同法保障了这种刚兑。

保险的本质是合同。

你的权利义务都写在合同里,达到什么标准拿多少钱,一清二楚。

其次,保险法也保障了这种刚兑。

如果一家保险公司倒闭了,不能来履约了,监管也会找别人来接替它履约。


2、刚兑真的是好事吗?

从投保人的角度来看,保险刚兑确实是好事。

保险公司经营情况,不会影响投保人的合同利益。

但从全局来看,保险刚兑不一定是好事。

假设一个场景:

“八姐保险公司”,利益熏心,只顾眼前利益,不管长远发展和后续理赔。

我的想法很简单,现在挣钱就好了,以后大不了倒闭,把烂摊子扔给别人。

像这样的老鼠屎公司多了,剩下踏实经营的保险公司只能来擦屁股。

最后劣币驱逐良币。

当市场只剩下劣币时,投保人的利益,也就很难得到保障了。


3、监管真的要“打破刚兑”吗?

对于监管来说,打破刚兑和保持刚兑,都不是目的。

它们只是在处置问题险企时,用到的众多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换句话说,保险公司持续经营,正常履约,就不存在是否刚兑的问题了。

而监管最在意的,也只是保险公司的持续稳健经营。


那么问题来了:保险公司为什么会经营不下去了呢?

第一种情况,就是保险公司自己作,钻监管的漏洞,把自己作死了,比如安邦、华夏、天安等。

第二种情况,是客观决策失误,造成的不良资产,比如某某人寿。

在1996年连续七次降息前,卖了大量精算利率8%以上的产品。

随着利率降到2%左右,这些保单产生了巨大的利差损。

最后是财政部提供政策优惠,将这部分剥离给集团公司,该人寿公司才甩掉包袱顺利上市。


现在这个时点,和1996年挺像的。

利率下行,可能会让一些保险公司,陷入无法自救的地步。

所以监管才要再三降低精算利率、进而降低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

与此同时,常态化的监管也不能少:

从成立保险公司的实缴注册资本,到经营中的偿二代,再到破产退出找人接盘……

以上这些,都是为了防止保险公司经营不下去。

也是为了保护我们,别被割了韭菜。


站在监管的角度,重点是怎么盯着保险公司,别出事。

而不是出事之后,用谁的钱,去擦这个屁股。

修改保险法,变更保险内容,用投保人的利益去救助保险公司,收效最小,反对声音最大,最不讨好。

在祭出这个终极大招之前,监管还有几百种化解风险的方式和手段。


退一万步讲,真到最坏的情况,保险法真改了。

它的目的,也不是牺牲投保人的利益,去拯救保险公司。

而是为了震慑,告诉那些没有好好经营的保险公司:

别再拿刚性兑付,当你胡作非为的挡箭牌了,好好经营才是王道


4、如果保险不再刚兑,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法不溯及既往。

新出的法律,只对后面的事情有约束力,不能追溯到立法之前。

就算保险法真的修改了,也不会影响此前的保单。

那要不要在“新保险法”出来之前,赶紧买保险呢?

没必要。

保险法改不改还不一定呢。

再说买保险是看个人需求,不是政策调整和停售。

但我猜,一定会有人利用保险法调整,打破刚兑做促销。


不过,如果万一刚兑真的打破了,确实会提高我们买保险的门槛。

跟风儿买理财、保险,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P2P火,就跟风儿买P2P,银行理财火,就跟风儿买银行理财,保险火就跟风儿买保险。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火,不代表产品的设计和底层资产适合你。

任何产品都需要我们了解底层产品和逻辑,才能做出购买决策。

即使没有“打破刚兑”,了解金融产品,也能让你少走弯路少吃亏。

理解产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看大学教材或者从业资格考试用书。

比如:《保险原理与实务》、《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教材》、《经济学原理第八版 曼昆》

这些教材,专业性、客观性、逻辑性都没得说。

价格也比那些理财科普、理财入门便宜得多,就是趣味性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