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理财保险光环褪色

更新时间:2017-07-04 15:55
  在保险产品保障功能愈来愈被重视的当前,曾经一度大热的理财属性,似乎在逐渐淡去。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作为理财保险的重要类型之一,投连险在5月的单月平均收益为-0.52%,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该险种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亏损。

  5月账户平均亏损0.52%
  作为理财型保险的一种,投连险正式名称为“变额寿险”,是一种集保障和投资于一体的终身寿险产品,其投资最大的特点就是“收益不保底,与股市挂钩”。
  但在股市的持续低迷下,作为晴雨表的投连险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从2016年开始,投连险就像搭乘上了一列“过山车”,全年三度由盈转亏,令关注者心情跌宕。随着2017年的到来,投连险市场似乎出现改变,1月-2月,投资回报率由0.13%上升至1.02%,但是,好景不长,3月,投连险账户回报率再度滑落至0.34%,并在4月步入亏损通道,仅拿下-0.21%的平均收益。
  而5月,投连险依旧维持颓势。华宝证券最新发布的研报显示,2017年5月,投连险账户单月平均收益仅为-0.52%,这也是投连险收益率连续第14个月低于2%。有市场人士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其仍将维持“起伏”走势。
  从具体账户层面看,5月份,排名体系内的206个账户大部分取得负收益。收益率名列前列账户包括泰康积极成长型(3.49%)、泰康创新动力型(2.71%)、合众进取型(2.50%)、北大方正平衡型(1.87%)、中美联泰大都会股票型基金(1.77%)。“将激进型投连险月度平均收益率做等权重加权制作出激进型投连险指数,并将其与沪深300指数做对比,5月份激进型投连险指数收益-1.03%,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1.54%。”华宝证券分析师李真指出。截止至5月31日,激进型投连险指数收于151.02点,调整后的可比沪深300指数收于65.41点。

  理财型保险吸引力下降
  种种迹象显示,为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发展、限制其总规模,鼓励发展保障型产品,保监会自2016年开始至今陆续发布了多项监管政策。其中,对于不符合精算和监管要求的中短期万能险产品,在今年4月1日前全部停售。
  但另一方面,曾经期待的“此消彼长”现象,并未能如愿在投连险中实现。保监会近日披露的今年1-4月份行业数据显示,前4个月寿险业规模保费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至5.31%。在“后进生”名单中,以万能险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约为2746.7亿元,同比下降约60.59%;而以投连险为主的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约为103.1亿元,同比却大幅下降了74.19%,降幅更甚于万能险。
  就在今年5月,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
  在此之前,“保障+理财”形态的产品组合一度是包括大型上市险企在内的一些寿险公司主打产品,在市场人士看来,新规将影响险企的产品形态与销售策略,令部分公司希望以变通的方式将理财型保险换一个面孔继续销售的想法落空。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传统固收理财市场一片火热的当前,业绩持续低迷且丧失了原先组合形态产品优势的投连险,显然已不具备吸引力。“目前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多在5%以上,且相对较为安全。”成都市民王先生表示,在投连险投资收益随股市的波动较大,且表现不佳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会选择将其列入理财计划。

  在行业强调“保险姓保”的大势之下,以万能险为主的理财型保险正在逐渐退出主流舞台。并且新规将影响险企的产品形态与销售策略,促进保险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品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