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三板出道时间短,可是它却在市场上起起伏伏,受到投资者们的广泛关注。究竟新三板近年来的现象如何,一个行业内投行服务从业者把新三板的现象分为了六大部分。
新三板六大趋势:一个投行从业者还原真实的新三板市场2015年,新三板市场大破大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中国资本市场横空出世的新三板市场经历了腾空而起大幅上涨,也经历了缩量暴跌打回原形。我们试图从一个行业内投行服务从业者的角度,去还原一个众说纷纭的新三板市场。
现象一
今年以来,从最高点至9月中旬的全市场指数跌幅,新三板做市指数跌幅58.71%领跑国内其他主要指数。
统计全市场全年最高点至最低点跌幅,新三板做市指数跌幅58.71%,大于创业板55.94%,大于上证指数44.95%,大于新三板成指40.02%。
现象二
协议转让交易平均市盈率66.8倍,已局部高于做市交易平均市盈率52.1倍。
在过去一段时间,新三板挂牌公司都认为启动做市是提高估值的必然路径,目前券商和投资机构也是建议新三板公司为了提高市值,尽快启动做市;但是到了当前这个市场环境下,盲目选择做市反而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现象三
新三板交易量持续下滑,定增融资量保持高位(53亿/周),流通交易量持续低迷(20亿/周)。
在我们的研究部门里,新三板的两个指标被我们长期跟踪,作为市场好坏的一个判断依据:一是新三板市场的定增融资量;二是新三板交易市场的交易量。现在新三板二级市场严重缩量,一路下跌。然而新三板增发融资,尽管增发估值在慢慢往下走,但是融资量基本没有减少,还是维持着高位震荡。
现象四
做市商结构对市盈率影响大,“做市商数量少的企业”的平均市盈率高于“做市商数量多的企业”的平均市盈率;
我们在服务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新三板上市公司对“为何要做市、什么结构做市”的问题并没有完成思考,很多新三板企业首次做市启动时,会贪大求全,表现出“大比例+多做市商”的特征,认为这样的模式可以有效放大成交量和估值溢价。但从数据上看,目前做市商数量和估值水平基本是呈负相关关系,做市商的管理其实已经成为了新三板企业市值的一个核心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新三板企业的外部资本生态。
现象五
真实的做市交易,交易活跃一九分布,一半以上做市公司无交易。
很多新三板企业做市之后都期望自己能够有一个活跃的交易与较好的K线走势,导致新三板做市企业的暴增,从2月底不到170家,飙升到8月份的800多家。然而做市交易市场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交易额前30名的企业占据做市交易全市场交易额的75%;这30家企业占据做市企业数量的3.6%,占据全市场挂牌企业数量的1%。实际的做市情况比预期中的要差很多,大部分企业启动做市后仍然没有投资者交易,只有做市商之间的相互倒手。
在观察研究这30家交易量相对活跃企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是具备较大体量优势与成长性的企业,甚至一定程度上,他们在收入利润的规模上已经可以与中小板和创业板看齐,所以体量规模对活跃的资本交易来说能够提供足够的纵深空间。
现象六
监管实质性趋严带来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规范性提升需求。2015年9月份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总数达到3500多家,目前股转中心的策略是先做大、再做精,而企业挂牌后的相关培训和监管体系却无法在短期内跟上挂牌企业的数量。目前大量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在合法合规、信息披露、内幕交易、交易流程、资本运作流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现象。在近期服务的几个新三板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能明显感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管尺度开始实质性趋严。例如,在股转中心,过去挂牌公司能够同时操作几个资本运作项目,但现在同一时间只能操作一个项目,且申报第二个项目必须等到第一个项目拿到备忘函后才可启动。另外,股转中心也开始运用通告、惩处等手段对企业存在的违规披露等现象进行纠错,整个市场的纠错力度和范围均在加大。
慧择提示:新三板的起起伏伏文中主要从六大部分进行了介绍,每一部分都介绍了新三板的特点以及现象。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观察,作出正确的判断,分析行情是投资的准备工作。
大护甲6号
抵税利器中荷岁岁享护理险,买前必知的13个问题!
慧择小马老师|1298 浏览
限时放宽!给父母买长相安长期医疗险,免体检和人工核保啦!
慧择小马老师|1041 浏览
短短3天,她帮客户要回了漏赔的100万!
慧择小马老师|352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