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银行理财产品遇冷 P2P再次成为理财界“宠儿”

更新时间:2015-09-28 17:08
  【摘要】由于央行连续降息降准,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在持续下降,因此P2P类互联网理财产品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再次成为理财界的“宠儿”。现在不光是年轻人购买P2P产品,就连很多中老年投资者也开始投入P2P的“怀抱”。

  收益率走低银行理财产品遇冷
  近日,笔者登录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主页发现,显示在售的理财产品只有5款,并且期限均不超过60天,平均预期收益率在4%上下。笔者随后前往该银行北京市朝阳区某网点咨询。理财经理告诉笔者,最近一周发行的理财产品期限多在60天以内,期限长的产品有两款,分别是三年和五年,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为5.5%和5.8%,但是需要前往银行网点购买。
  这位理财经理还告诉本报笔者:“由于今年已经四次降息,以往销量较好的一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不会超过5%,上周的销量不好,所以这周银行就没有推出相应产品。”
  “由于投资者对于近期收益率不太满意,目前我们主要推荐短期的理财产品,期限多在3个月以内,收益率一般不超过4.5%,资金短期闲置可以选择。另外的就是三年期以上的产品,有的是自有产品,有的是和险企合作,收益率在5.5%上下浮动。”
  伴随着连续的降息和降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一路走低。从普益财富发布的统计数据看,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8月份为4.75%,上周平均预期收益率又继续下跌到4.63%。
  不少银行的理财经理还表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并不容易,期限较长理财产品的购买群体以年长的客户为主。各种期限的理财产品额度都有剩余,任何时间来购买几乎都可以买到。
  事实上,受近期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在设计上也愈发注重安全与稳健,直接或间接参与股市配资的规模急剧缩减,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短期内难有提升空间。另外,就银行而言,自9月15日起央行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银行在月末及季末冲时点高息揽存的动力不复存在,投资者也就无法在特殊时点买到高收益理财产品了。

  银行VIP“吐槽”老客户收益率不及新客户
  一位国有大行的理财经理表示:“因为近期收益率太低了,我自己的亲戚朋友都不来银行买理财产品了,很多人转投互联网金融。”
  在走访过程中,笔者遇到不少银行VIP客户称在产品到期后不再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客户经理尽力挽留,但也无济于事。
  部分银行金卡、白金卡持有者“吐槽”了银行理财产品在设计上还是有些不人性化。“不少产品区分出了新客户专属,收益率高于同类产品,却没有推出VIP专属,老客户的收益率有时候还比不上新客户。”而且,近期收益率太低,所以打算产品到期后不再购买,再找找其他合适的投资渠道。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理也表示,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确实越来越大。以前都是年轻人购买的P2P产品,现在受众群体也越来越广,自己的不少中老年客户也开始转向P2P投资了。
  今年互联网金融进入快速发展期,各路资本纷纷涌入P2P网贷。互联网金融除了在收益率上比银行理财更具吸引力,在产品类型上也有更多的创新。
  部分P2P平台产品到期时选择续约可以在下一期获得1%的额外年化收益率;有的公司推出“猜宝宝”产品,与同时期的体育赛事、文娱活动等联系在一起,设定一定的基准收益率(一般不低于8%),猜对的基础上还能多得到1%-2%的年化收益率,在投资的过程中也能享受游戏的乐趣;也有不少平台主推自己的“国企控股背景”、“银行背景”。当然,除了收益率,产品的安全性肯定也是投资者第一位考虑的,有“背景”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确实更受投资者的青睐。

  慧择提示:根据目前的市场调查情况来看,由于收益率不断降低,在加上银行本身的管理问题,使得老客户的收益率低于新客户。因此现在很多消费者都不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把目光转向了P2P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也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