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未来期货公司或将发生大逆转

更新时间:2017-08-28 02:00
  【摘要】期货公司资管因起步晚、资金方认可度不高、人才流失严重、缺乏顶层设计等因素,目前还处于嗷嗷待哺的“雏鸟”阶段,不过,未来期货公司资管有望凭借量化对冲的投资理念及自主管理的业务形态逆袭。据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统计,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30.35万亿元,较2014年年底增长约48%。

  银行态度改善,期货资管认可度提升
  按理说,随着“一对多”业务的放开,期货公司资管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期货公司资管没有迎来爆发式增长,有多方面原因。”广发期货资产管理部原董事总经理黄邵隆对期货日报记者说,整个期货行业的投资者基数不大,而外围市场对期货公司资管、期货私募等的认可度不高,仍认为都是高风险投资,评判标准非常严格。这一点引发了期货资管行业人士共鸣,特别是期货资管很难取得银行这一“大金主”的认可。
  在华泰期货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吴雷看来,期货公司资管之所以没有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期货公司尚未进入银行的“白名单”。在选择资管通道时,银行倾向于指定在其“白名单”之列的信托和基金子公司。
  国泰君安期货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杨波也表示,期货公司进入银行“白名单”相当困难,一些处在行业前列的大型期货公司可能会达到银行的认证资质,但成功跻身的数量不多。
  一些私募机构也有同感。“目前期货私募在银行内部并无系统化的评分体系,因此无法直接获得银行授信。若期货公司能够进入银行‘白名单’,期货资管募集优先资金发行结构化产品将畅通无阻,这将成为期货公司资管规模的一大增量。”阿巴马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詹海滔说。
  “银行对期货公司的考核包括资管规模是否足够大、在业内市场占有率如何、风控及估值等系统管理能力是否过关,以及产品运行、净值跟踪等后台服务是否到位。”吴雷告诉记者,华泰期货已被三家银行列入“白名单”,目前公司仍在努力接洽更多银行。
  不过,在杨波看来,期货公司跻身银行“白名单”分为三个阶段:代销、资管和自营。目前,仅有少数期货公司闯过第一关,开始在第二关“试水”。
  虽然进入银行“白名单”的期货公司很少,但欣喜的是,从某种程度上说,银行对期货资管的接受度日渐提高。特别是今年股市演绎的“蛮牛+快熊”行情,把很多证券私募敲醒了,一些尚未涉足期货理财的银行也把如何与期货公司合作列入战略计划。
  据了解,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银行,已经与一些期货公司建立了代销期货资管产品的合作关系。其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还积极与一些期货公司资管团队、期货私募机构合作发行了主动管理型产品。
  得益于这些银行的推动,一些期货公司和期货私募的资管规模实现了大幅增长。据了解,截至今年5月底,国泰君安期货[微博]的资管规模约35亿元,目前已逼近50亿元。与其增幅不相上下,华泰期货目前的资管规模也在50亿元左右。“受益于银行和券商MOM种子基金的带动,我们公司7月份连续发行了6只产品,合计规模约10亿元,整体资管规模已升至50亿元左右。”詹海滔说。

  竞争激烈,要留住优秀资管人才
  期货公司最晚进入资管领域,其开展资管业务遇到的难题不止一二。与基金子公司、信托公司等“老大哥”同台竞技,资管系统、管理经验、人才竞争、成本投入无一不是期货公司的软肋。
  “相比期货公司,基金子公司在资管方面的成熟度更高,风控和配套服务也有一定积淀,在交易、估值和风控系统方面早有投入。”詹海滔说,一般而言,基金子公司会配备多套资管系统,并具备自主开发能力,但目前大多数期货公司只有单一的资管系统,引入一套新的资管系统成本很高。
  不过,期货公司也有其他优势。“相比基金公司、券商,期货公司资管效率高、门槛低、服务意识强,并且了解对冲。”吴雷说,没有任何机构能比期货公司更懂对冲,其对私募的风控松紧有度也来源于此。他同时表示,与基金公司主打公募产品不同,期货公司资管瞄准私募,在此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都要比基金公司多。
  即便如此,吴雷也非常感慨,因为期货公司资管方面人才有限,而且还面临着被“挖墙脚”的风险。
  据了解,近段时间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银行等机构开始争抢期货公司的优秀资管人才,项目经理、产品经理、风控和管理人员是其“挖墙脚”的重点对象。在这些优秀期货资管人才面前,基金公司开出的薪酬待遇比期货公司高2—3倍,银行虽许诺的待遇没有基金公司高,但总能将“饼”画圆,以美好的发展前景战胜基金公司的“钱”景。
  “除资管人才匮乏,流失严重外,缺乏顶层设计人才也是期货公司资管规模扩容的重要阻碍。”吴雷认为,在大资管时代,期货公司资管未来走自主管理道路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大多数公司缺乏固定收益类、非标项目的交易型人才。在他看来,在自主管理团队逐渐壮大之际,期货公司就应该考虑如何使用股权激励、业绩分成等方式来完善激励机制,避免这些人才自立门户或流向其他资管机构。

  量化对冲,可做大做强期货资管
  在这不算极好但也绝不沦为坏的现状下,探讨期货公司资管的未来,或许是个“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命题。
  黄邵隆认为,虽然各家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特点不尽相同,但量化对冲等追求中性收益的投资策略将是未来期货公司资管发力的方向。
  无独有偶,信达期货总经理陈冬华告诉记者,公司下半年将重点推荐量化对冲型私募及相关产品。华南地区一家量化私募机构负责人则肯定地说:“未来10年,包括期货公司资管在内的期货资管的发展方向将是量化,量化投资的理念运用100年后依然有效。”
  “今年以来,多数期货公司资管在股票方面配置较多,发行了很多量化对冲产品。量化对冲产品之所以火爆,是因为这类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追求相对稳定的收益。”陈冬华说。
  据了解,这些量化对冲产品一般把80%的资金配置在证券市场,剩余20%的资金配置在期货市场。
  在陈冬华看来,量化对冲是一种手段,用于股市投资的空间很大。这几年,经历了股市多轮调整行情,公募基金已开始积极利用股指期货对冲风险,说明量化对冲越来越受到机构投资者的认可。从国际市场看,机构投资者普遍将股指期货作为重要的配置工具。“作为券商系期货公司,信达期货将与券商股东协同发展,在高净值客户、证券资管、证券自营方面推行量化对冲。”陈冬华说。
  “量化投资和价值投资一样,是一种投资哲学,在量化的指导下,会存在各种策略和产品形态,比如基于股票现货和股指期货的量化对冲,或者基于基本面研究的主观对冲。”上述华南地区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不过从境外成熟市场的CTA结构看,主观策略占比很小,在20%—30%。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上半年股市“蛮牛”期间,证券私募的规模和收益大幅提升,多数期货类私募并没有盲目加入股票投资大军,而是恪守了自己擅长交易的投资领域。专注于宏观对冲的凯丰投资就是其一。
  据了解,凯丰投资旗下的对冲系列产品表现非常好。在6月中旬以来的股市下跌中,凯丰投资的产品净值逆势上涨,凯丰指数从29.32升至34.95,涨幅达19.2%。在7月份的13个交易日中,其对冲系列产品实现了17%的收益。
  “上半年的确面临一些投资者对我们产品业绩的质疑,因为股市太过疯狂。现在这些投资者深刻认识到了稳健增值、安全复利的重要性。”凯丰投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8月初公司将首次自主发行9号产品,募资规模不设上限。
  期货市场虽是小众市场,但它是众多投资机构管理风险、配置资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如今,不仅是期货公司,就连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都开始力推量化对冲投资。
  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凯丰投资等宏观对冲私募也开始引入量化策略,追求多元投资。“我们扩充了投研团队,并灵活调整了部门架构,在宏观金融部、产业部、量化技术部、交易部间形成有效的交流和融合,发挥部门间的协同作用。”上述凯丰投资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量化技术部的高频做市系统已经完成,高频交易策略日益成熟,同时中低频策略也在不断丰富。
  7月,阿巴马资产管理发行了一只5亿元规模的量化对冲产品,该产品有1亿元配置在期货市场。“量化对冲追求无风险绝对收益,这类产品分散选股,并无权重股之分,不管牛市还是熊市都表现稳定,市场需求也大。”詹海滔说,6月以来公司多个产品的净值屡创新高。
  杨波也表示,最近两个月公司资管规模增加近15亿元,增量主要来自量化对冲产品。“未来国泰君安期货资管发展有两条线:一是基于风险管理的通道业务;二是基于财富管理的自主管理战略,将以量化为投资理念,争取以全自动信号系统交易获取中性收益。”杨波说。

  慧择提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公募基金规模7.11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规模9.05万亿元,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0.25万亿元,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3.89万亿元。尽管期货公司资管业务上半年增幅较大,但其不足500亿元的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