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我国的务工人员较多,使得工伤也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据调查显示,
工伤已成为严重威胁劳动者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亭湖区将建立建立
工伤保险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两者之间有效的联动机制。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以上,工伤已成为严重威胁劳动者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通过对亭湖区2005—2014年间发生的1490例工伤事故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对可能导致工伤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工伤事故的预防性对策,通过建立工伤保险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两者之间有效的联动机制,使政府、企业更加全面、准确、详实地掌握生产安全事故。
工伤事故基本情况
时间分布。2005年至2014年期间,亭湖区共认定工伤事故1490例,明显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2014年共发生工伤事故175例,比2005年(57例)增长了3倍。其中,2月、8月、9月、12月是工伤事故的高发月份,其他月份则相对较少。星期一、六和星期天是工伤事故发生的高发工作日,其他则呈现事故发生数递减的趋势。
人群分布。2005年至2014年,亭湖区认定的1490例工伤事故中,平均发生年龄为46岁,60%以上的工伤发生在35—45岁年龄组;男性1100例(占73.83%),女性390例(占26.17%)。在发生工伤事故的人群中,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比例最高,为43.1%,其余为高中21.7%、中专中技13.6%、大专13.1%、本科及以上8.5%。从职业分布来看,发生事故最多的为机械(56.8%)和建筑(30.1%)行业,其他纺织、餐饮、交通运输等也是工伤发生较多的行业。
事故伤害分布。在各种伤害类型中,碰撞伤(18.9%)、物体打击伤(16.4%)、坠落伤(12.9%)、切割伤(10.2%)等具有较高的发生频率,而触电(1.3%)、中毒(1.9%)、火灾(1.5%)等因素引发的工伤事故相对较少。在各工伤事故中,上肢损害发生频率占57.5%,其它躯干损伤(12.2%)、下肢损伤(10.1%)等也属较易受到伤害的部位。
工伤事故原因分析
劳动者自身因素。在对工伤事故发生的籍贯、年龄和性别分布的研究中发现,不同危险度的工种中,工人性别构成比不同,造成10年内发生的工伤事故中男性占了较大的比例。此外,年龄在35至45岁之间的工伤事故占了一半以上,且高中及高中程度以下发生的工伤事故居多,这主要与工人的心理成熟程度、技能水平、生活压力、文化水平等密切相关。
行业因素。不同行业由于其工种不同,工伤发生的风险度和易发性也不同。建筑和机械业发生工伤事故居多,这与工人日常工作环境具有相对较大的危险性相关。建筑业的高处坠落事件,机械业的机械打击、挤压和切割事件,这些都是较易发生的事故。不同行业之间工伤发生的不同危险程度导致在不同的工种下,工人受伤的类型和部位各有特点。碰撞伤、物体打击伤害、坠落伤、切割伤是建筑和机械业中最常见的伤害类型。
劳动环境因素。季节和工作日也影响着工伤事故发生的概率。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也是工伤事故的高峰季节。高温环境不仅影响工人的心理状态,如易烦躁,易走神等,而且影响工人机体在工作过程中的判断力、反应力和劳累程度,导致更多的工作失误和错误。此外,夏季衣服穿着相对较少而防护减少是造成工伤在夏季多发的原因之一。而周一工伤发生事件最多,周一至周五呈现逐日下降的趋势,而周日又有较多的工伤发生,究其原因,周一为工作第一天,一些工作在周末休息之后肢体记忆性动作产生了一定的陌生,一部分工人在周末休假之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状态,导致注意力下降,从而使得工伤较易发生。而在周末,由于许多在工作团体中资历浅、工作时间短、操作不熟练的工人被分配加班、值班等工作,在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下工伤较易发生。
工伤预防的对策
加强工伤预防宣传教育培训。要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宣传教育培训制度,通过经常性地开展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宣传,普及工伤保险知识,提高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积极性,建立完善工伤浮动费率机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通过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农民工安全培训考核发证等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其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建立工伤事故预防联动机制。工伤保险机构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打破部门分割和条块分割,定期召开工伤预防和安全生产工作联席会议,分析当前工伤事故和安全生产动态,研究协商对策措施,通报相关工作情况,研究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互关联的问题,自觉地运用安全系统理论去解决系统安全的实际问题。
建立工伤事故统计交流机制。工伤保险机构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工伤认定和生产安全事故信息交换、情况互通的平台,将生产安全事故中的伤亡情况和工伤认定的有关信息及时录入各自的信息平台,互相通报。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工伤事故后,必须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报告,在向社会保险部门申请认定工伤时提供事故情况说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及时将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等相关信息提供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为工伤认定提供依据。
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伤保险预防基金使用机制。工伤预防是工伤保险基本功能中成本效益比最大也是最为高效的投入产出方式。通过工伤预防,减少事故发生,也就减少了工伤赔付,企业缴纳工伤保险的费率也因此降低,进而激发企业加入工伤保险的积极性。要积极开展工伤保险预防基金使用机制的探索实践,如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事故预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企业安全设备检测检验补贴,开展重大事故隐患的调查、评估以及工伤与职业病预防科学研究,组织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奖励制度,对按时缴纳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事故发生率低同时又没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企业进行奖励。奖励的基金主要用于企业安全生产宣传和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以及奖励对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工作做出贡献的先进个人,适当补偿企业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预防投入资金的不足。
慧择提示:根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的工伤认定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而且年龄都是在40岁左右,在多种原因的综合下使得劳动者受伤的几率加大。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加强工伤预防宣传教育培训;建立工伤事故预防联动机制,让企业和职工都对工伤保险有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