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担保是P2P行业头号增信手段 保险模式难以推广

更新时间:2015-04-28 11:31

  【摘要】进入2015年,P2P行业监管话题已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所在。据报道,目前,担保依然是P2P行业头号增信手段,但由于担保行业自身问题也比较多,这使得二者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系数。

  保险模式难以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模式作为取代担保的一种增信手段,曾被寄予厚望,然而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始终未成主流。“目前在P2P行业,真正的履约险极少,几乎举不出例子来。有许多平台宣传和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保险公司进行承包,但多数是宣传大于实际。”联金所运营总监刘哲告诉媒体人。
  刘哲表示,目前P2P平台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保险公司对平台的信息安全承包,比如平台受到黑客攻击,保险公司对平台的损失进行理赔;另一种是平台为借款人买了人身保险,当借款人出现人身意外时才理赔。但平台往往存在误导宣传或者信息披露不准确的情况,使投资人误以为是履约保险。
  事实上,网贷行业真正做到履约保险的极少。有种情况可能做到,就是项目来自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反过来承保。
  以号称中国首家由保险公司承保的网贷平台财路通为例,其称与国寿财险进行合作,包括借款人人身意外险和针对平台成交总额的履约责任险。但国寿财险一位内部人士近日在与媒体人交流时透露,国寿财险与财路通的合作仅限于意外险。“据我所知,只有极少项目能够买到履约险。比如少数核心企业的优质保理业务,并且并且只接受明保。”洪自华表示。
  据了解,曾被热捧的保险增信模式,也越来越失去它的光环。“保险(增信)在P2P这个行业之所以难以普及,主要原因在于风险和收益不匹配。P2P行业风险很高,但保费一般来说比较低,所以保险公司缺乏积极性。”刘哲告诉媒体人。不过,洪自华认为,在具备一定条件下,保险这种增信手段有可能在网贷行业普及起来,这个条件就是资产的风险是可测的。

  备付金制度亦有缺陷
  事实上,除了担保、保险,P2P平台可能的增信手段还有备付金制度和资金托管,尤其是银行资金托管。
  对备付金制度,洪自华认为理论上是可行的,“不管资产质量如何,只要备付率与坏账率匹配,理论上风险可控。但实际上,平台坏账到底有多高,没有透明的数据。而平台本身有扩张的动机,这和备付金的充足性具有天然的矛盾。所以目前来看,备付金实际的作用有限。”
  刘哲也认为,备付金的缺陷在于信息披露与监管上,比如平台声称有一定数额的备付金,但这个备付金在平台账户里,随时可调动,所以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并未得到真正的保障。
  刘哲表示,如果(平台的)备付金账户放到银行托管,就可以解决信息披露与监管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能够实现所有资金都在银行托管。”
  不过,某银行人士向媒体人透露,目前虽然有多家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托管感兴趣,并完成了系统开发,但因为监管政策不太明朗,因而一直持观望态度。
  此外,行业内“去担保化”的呼声也日渐升高。所谓“去担保化”,指P2P平台自身不为投资者提供担保,而只作为信息中介,撮合投融资双方交易。据悉,陆金所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开始逐步推行“去担保化”。亦有业内人士称,“去担保化”是P2P行业的必然趋势,因为担保也有风险,平台需要具有缓释风险的能力才能继续下去。

  慧择提示: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担保依然是P2P行业头号增信手段,而保险模式却始终未成主流,这主要是因为风险和收益不匹配。另外,P2P平台的备付金制度也有一定的缺陷,因此政府需出台相关政策,以确保P2P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