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京冀医保互通还没有实质性进展

更新时间:2017-08-28 00:49
  【摘要】2014年2月起,京津冀就已协同发展型农村医保政策,然而,目前却无进一步消息。根据调查得知,目前京冀医保互通未获实质突破,有消息传因北京人社局不够积极。

  距去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已快一周年了,在其不断被推进的过程中,作为其中突破口之一的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方面,有进步,也有原地踏步。

  这在河北燕达医院可以得到体现,其是首个试点与北京医保互通以及医保异地实时结算的异地医院,该院经营院长吴亦鸣1月25日告诉经济观察网媒体人,北京各区县新农合经办机构与燕达医院将在春节前后签订服务协议,但涉及城市居民的医保互通,目前仍未获得实质突破。

  早在去年8月18日,北京市卫计委已正式向各区县下达《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将河北省燕达医院纳入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通知》,将燕达医院作为北京新农合试点单位,要求各区县新农合经办机构与燕达医院签订服务协议。

  吴亦鸣告诉经济观察网媒体人,目前还不能实现患者出院后“即时即报”,患者仍需拿着医院出具的清单、住院诊断证明到所在区县报销。此外,北京各区县新农合经办机构将各自与燕达医院签订协议,还是统一与其签订协议,目前还未确定。

  整体来说,京津冀医疗合作目前已取得不少成果。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江建明在今年1月对媒体表示,目前河北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有230余家与京津的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全省65家三级医院中有60家与京津医院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三地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疾病预防控制、采供血等方面也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并联合开展了应急演练;廊坊市、保定市已先后被确定为京冀中医药一体化协同发展试点。

  但京冀医保互通的实现并不那么顺利。据吴亦鸣透露,自去年9月到现在,医保互通仍未获得进一步的实质性突破,何时实现尚未有具体时间表。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媒体人,京冀医保互通仍被“卡住”的一大因素在于北京人社局不够积极,仍有顾虑,不敢“尝鲜吃螃蟹”,甚至提出要向国家人社部咨询如何处理医保互通一事。

  上述知情人士还透露,作为燕达医院的合作方—朝阳医院一直在推进京冀医保互通,河北省人社厅、河北省发改委,甚至河北省某位主要领导都在直接或间接推动,但效果并不明显。

  京冀医保互通的努力其实由来已久。

  河北省人社厅医保处处长张均在今年1月对媒体表示,早在2009年、2010年,京冀双方就沟通过两地医保对接问题,但因为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医保政策包括管理各方面的差异太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出台方便异地就医医疗费结算的政策成为京津冀三方共同的需求。

  张钧透露,去年8月31日,北京市人社局与河北省人社厅签了《京冀医疗保险合作备忘录》。在今年1月14日,双方又签署了《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其明确了京冀医保在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互认、享受待遇、监管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与前述知情人士说法不同,张钧透露,北京市人社局很快就会发布文件,解决在北京参保但是在北京接壤地区居住的人员,在当地看病以后回北京报销的问题。截至发稿,媒体人尚未就此向北京人社局进行求证。

  张钧亦表示医保的异地即时结算实际上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障碍,包括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的。从政策层面来说,目前的问题在于京津冀三地政策差别、待遇水平、筹资的标准包括医保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以及耗材的目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这些方面真要实现即时结算,政策层面需要一个统一一致的过程,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张钧表示,下一步要实现京冀双方信息系统的对接,而国家要求省级之间的对接要通过国家级平台对接,按照国家人社部的工作安排,国家级的平台将在2016年底建起来,之后才能为京津冀就医的即时结算提供技术支持。

  虽然目前进展不乐观,但吴亦鸣对京冀医保互通,以及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仍持乐观态度,“这是一股洪流,北京的公立医院有市场诉求,河北的公立和民营医院也在做推动。”

  慧择提示:针对京津冀地区城市居民的医保互通的发展问题,目前仍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这对京津冀地区的医疗健康事业具有不利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三地之间的各项问题较为复杂,因此耗费时间教久。为了三地间的医保互通有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