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银行不缺钱 理财市场新年“开局不利”

更新时间:2017-08-27 02:14
  【摘要】自步入2015年以来,多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开始不断下滑。据了解,收益率超6%的银行理财产品难现市,该情况备受很多投资者的关注。

  新年银行理财产品“开局不利”!笔者近日调查发现,经过了上年末的高温后,进入新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逐渐走低,大型国有银行甚至跌入“4时代”。

  不过,随着春节临近,为吸引年终奖资金,一批相对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可能又会重新现身。

  银行不缺钱是主因
  回顾去年的理财产品收益变化,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形态。以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例,平均预期收益率在2014年1月份达到近年峰值,之后收益率稳步下滑,12月份收益率回升,主要由“年末效应”和股市的吸金效应等多重原因导致。
  而随着“年末效应”散去,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渐下滑。金牛理财网的数据显示,1月10日-1月16日,123家商业银行共新发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109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4%,环比下跌4BP。相比2014年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5.27%的预期收益率,更是出现了相当幅度的下滑。
  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下跌15BP至4.90%;股份制商业银行预期收益率下跌3BP至5.31%;城市商业银行预期收益率持平于5.32%;只有农村商业银行预期收益率上涨8BP,至4.70%。
  金牛理财网银行理财研究员薛勇臻认为,新年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呈现大面积下调,与“年关”已过、流动性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有关。在市场利率水平下降的大背景下,预计今年全年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将走“下坡路”。

  春节前或再次冲高
  与此同时,薛勇臻还认为,由于股市热度不减,吸金能力不容小觑,加之央行继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市场流动性并没有完全宽松,随后的2月份又面临春节长假,理财产品依然有购买机会。
  业内人士透露,春节前银行往往还会发行一批高收益理财产品,来吸引储户“年终”的那一笔钱。所以,临近春节前或会再现高收益产品,投资者最好趁此良机下手。
  银行理财师还提醒投资者,即使短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略高,但是到期后,新一期的产品收益率却在“下台阶”,从全年整体来看收益“缩水”。因此,在预期收益率处于下降通道的趋势下,应该购买中长期的产品,从而提前锁定相对高的收益。
  此外,银行理财师还提醒,对于一些银行短信推荐或是网站上宣传的热门理财产品,额度会有所控制,销售也会比较快,市民若想购买到,最好先预约,预约方式有柜台办理、电话咨询或网上申请等。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银行不缺钱导致新年银行理财“开局不利”,与此同时,理财产品收益率跌跌不休。此外,春节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或再次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