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市场进入新常态 财富管理出现新业态
更新时间:2017-08-25 08:25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在步入“新常态”,对理财市场、股市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经济新常态必将带来理财市场“新常态”,股市也随之提升。
理财市场进入新常态
回顾近年来的理财市场,总有些东西很拧巴,挑战着风险收益匹配的基本常识。信托产品是过去几年中增长最快的理财产品,到了2014年上半年,其规模已突破了12万亿元,6年多时间里有10万亿的增长级。“刚性兑付”是信托疯长的主要激素,这种享受较高收益却不担风险的好事能延续那么久,的确让人觉得有些费解。而与之相反的是拧巴的股市,以沪深300指数为例,2008年为美国次债危机所累暴跌,2009年虽有反弹,但至去年底6年间下跌了56.35%,而危机发源地的美国股市期间则屡创新高。
从一个更长时间跨度去考察,这些肯定不是常态化的东西。那么,什么是常态化的理财市场呢?一言以蔽之,就是风险和收益对等的市场,就是更市场化的市场。在这个常态下,专业的理财机构可以大展拳脚。
今年理财市场发生的种种,几家欢笑几家愁,但进入新常态已是大势所趋。从去年开始,银监会加强对信托产品的监管,信托神话开始动摇,而构建在对经济新常态信心基础上的股市复苏则方兴未艾。随着股票注册制提上议事日程,新股神话的破灭或也为期不远了。就连被老百姓认为最靠谱的存款,也可能不再高枕无忧。
股市风景独好
股市前几年积贫积弱,大盘蓝筹股的估值不仅创了历史最低,也在全球市场垫底。但今年下半年以来,股市雄起走强,一枝独秀。沪深交易所日交易量也突破万亿大关,可以说股市成为了经济新常态下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明年经济增速继续下行是大概率的事情,如何去理解这一背景下的牛市呢?经济新常态下,股市被赋予了更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增加直接融资比重,优化资源配置,进而促进创新发展,这才是股市恢复的本源。十八大以来改革的一个重要脉络,就是让市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前我们在提振经济时,总是习惯于放大债务杠杆规模,当贷款规模受限后,影子银行随之产生,实际利率不断提高,陷入怪圈。降低无风险利率和增加直接融资,或许是今后金改的两条主线。
11月17日沪港通开启,国内资本市场的国际接轨又迈进了一大步。11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提出要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11月22日,央行宣布非对称降息,将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下调了0.4%,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只下调0.25%。
这一系列的组合拳,包括国际接轨、利率市场化,直接融资比例扩大,使得牛市也许才刚刚开始。投资者提升股票资产在自己配置中的绝对地位,是应对此次理财“新常态”的一个重要抓手。
财富管理新业态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新常态进行了较全面的表述,认为国内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理财进入新常态,从更深层次上去理解,那就是不仅要恢复过去的种种扭曲,各种理财产品回归应有的风险收益,同时还要有多方面的创新,包括产品和商业模式。当下,最能体现这个“新”的,非互联网金融莫属了。
互联网正在重构着现代的生产和生活,它对财富管理业的重构将会是理财新常态中的一抹亮色。从余额宝到P2P到众筹,互联网或疾风暴雨或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金融的规则和玩法。举个例子,互联网至少给财富管理带来了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让往日高大上的专业投资趋向简单化,甚至是娱乐化;二是让海量却碎片化的理财诉求走向整合,走向专业化。在这种新业态下,财富管理的边界已经被打开,融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因此,所谓的理财“新常态”,首先是正本清源,让理财产品回归正常的风险溢价;二是辨识风向,股市风景独好;三是推陈出新,无论是财富管理机构还是投资者个人,都要更加热情地拥抱互联网金融。
慧择提示:目前,我国理财市场逐渐进入新常态,专业的理财机构可以大展拳脚。此外,股市雄起走强,财富管理现也开始出现新业态,理财逐步回归合理风险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