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年末效应已过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回归5%

更新时间:2015-01-05 10:09
  【摘要】为了进一步分享元旦佳节的利好行情,很多银行都频频发放高收益理财产品。然而,据了解,随着年末效应已过行情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开始回归5%,其具体情况如下。

  笔者注意到,元旦前银行扎堆推出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已明显回落,此前预期年化收益率接近6%或超过6%的理财产品已不多,大多数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又回归到5%以下。对于年底翘尾因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及股市的强大吸金力量分流了大量资金,导致银行“钱紧”,多重压力之下,银行才不得不增发高收益理财产品。目前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半月,银行出于吸收存款的目的,不会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1月大幅下行。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轮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潮中,收益率与投资期限的倒挂现象明显。统计数据显示,分期限来看,各期限类型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均上浮,且期限越短,上浮幅度越大,上周甚至出现长短端收益倒挂现象。上周1个月期限和3个月期限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均为5.38%,6个月期限的同类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3%。

  一名商业银行高管向导报笔者透露,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与投资期限发生错配,应该是银行相对缺钱,通过上述方法能快速将资金从市场上吸引过来。另外,今年市场资金面仍将延续2014年的宽松态势,市场利率继续回落,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将继续保持下行,市场预计极有可能跌破5%。“监管部门一直试图打破"刚性兑付"的局面,未来银行可能会更多地推出收益不确定的净值型和结构性理财产品。”一名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告诉导报笔者,“购买类似新型产品时,由于收益不确定,要谨慎,严格把控风险,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年初赚钱效应已过,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回归5%,而且收益率接近6%难现市。此外,银行理财产品或大幅下行,故投资者最好提前锁定高收益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