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公募基金现基金经理“老少配”新格局

更新时间:2015-01-13 09:43
  【摘要】近年来,很多基金公司都开始出现人才流失的危机,因此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些新格局。据了解,公募基金出现“老少配”格局,与此同时,基金经理开始群雄逐鹿。

  在我国公募基金业,有两组数据能见“人才荒”的阴霾,同时也展现出一个新格局即基金经理老少配。

  笔者注意到,在目前千余位在职基金经理中,人均管理着1.85只基金,平均任期为2年144天;公募基金管理年限超过8年的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仅28位,而不足2年的则有183位(占主动投资基金经理总数近四成)。人才之匮乏,可见一斑。同时,新生代基金经理的异军突起更是彰显一个新格局的形成,老一代基金经理与新生代基金经理在资产管理上相辅相成,群雄逐鹿。

  纵观近年来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我们即可以看到从业年限较长、投资经验丰富、经过几轮牛熊市洗礼惨烈拼杀出来的老基金经理,也可以看到很多从业年限不长、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敢闯敢拼的新生代基金经理。老一代基金经理以富国基金毕天宇为代表,算术平均年化收益率为57.20%。之所以有如此傲人的业绩,与其执掌的富国高端制造行业、富国天博创新主题两只主题基金有关。新生代基金经理以中邮基金任泽松为代表,算术平均年化收益率为90.20%,其管理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同样具有“新兴”主题。

  笔者注意到,自我国倡导经济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以及促进消费崛起以来,A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行业、风格轮动特征,结构化行情导致各类投资风格迥异、有着不同行业偏好的基金经理之间的业绩差异明显。不过,能与时俱进,提前布局经济转型、调结构热点股票的基金经理,自然率先牛起。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对于持有人来说,似乎也在弱化基金经理的管理年限之别,不管是老基金经理还是年轻基金经理,只要业绩稳中有增,何尝在乎基金经理的任职时间的长短。

  但笔者认为,纵然新生代基金经理在今年的股市大涨背景下取得不菲业绩,成为投资者关注热点,但由于他们尚未经历一个完整牛熊周期,长期业绩有待考察。另外,虽然多数基金经理对于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充满信心,对新经济的前景充满期待,但毕竟多数成长股估值高企,对可能出现的成长股调整仍然保持警惕。这意味着,跟踪、分析与判断成长股的基本面变化是未来成长股投资策略的关键。在沪港通后时代,价值投资理念重新回归,初尝甜头的新生代基金经理能否接受这样的理念,还是个未知数。

  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基金经理“老少配”是“人才荒”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一种进步,既能完成以老带新的传帮带任务,也能起到新帮老的互补作用。投资策略上互相纠偏,投资理念上互相渗透。只有这样,整个公募基金才能有希望率先摸准时代发展的脉搏,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机会。只有这样,整个基金业才能发展稳健,充满活力,并为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公募基金现基金经理“老少配”新格局,并起到新帮老的互补作用,而且“老少配”使得基金产品的收益率在不断上涨。由此可见,机关“老少配”格局可以促进基金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