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超高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萎缩速度惊人

更新时间:2014-11-10 09:07
  【摘要】今年以来,受央行政策的影响,银行流动性比较宽松,银行理财产品季末效应难以显现。目前,超高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凤毛麟角,净值型产品成为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方向。

  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收益率在6%及以上的高收益率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占比从年初的30%以上降至5%以下,萎缩速度惊人。中低收益率(预期收益率在4%至5%)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近期快速上涨,由年初占理财产品总发行量的不足10%,至三季度末跃升至近30%。业内人士表示,高收益率产品数量锐减与之前调整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以及加强存款偏离度管理的政策有关。之前政策调整,规定三农专项金融债所对应的涉农贷款等不再计入分子,此外三部委联合发文要求银行不得突击存款,要求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所以银行普遍缺乏发行高收益率理财产品的动力。

  由于美国已经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因此美元兑人民币走势很可能从此前低位反弹,而部分国家继续维持量化宽松政策,可能使得这些国家的外币兑人民币汇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在国内宏观政策方面,由于对央行进一步定向降准甚至全面降息的预期逐渐升温,因此人民币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可能脱离此前基本持稳的状态转而下行,两方面因素影响可能使得外币理财产品出现分化,澳元、欧元、英镑等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在这些国家基础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受到上述负面因素影响继续走低,而美元理财产品受到美元汇率反弹影响下滑程度或小于其他外币品种。

  随着监管对银行理财的进一步规范,银行理财产品将逐步回归资产管理本位,加上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净值型产品成为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方向。不过,作为一种类基金产品,这类产品的风险或高于普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选择。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交易形式以封闭型为主,以预期收益率的形式给付收益。而净值型管理计划的交易形式为开放式,收益以产品净值的形式定期公布,类似于开放式基金的交易形式。用户在开放期内可以进行申购、赎回等操作。

  理财风险防范存在三大常见漏洞。漏洞一,仅凭收益率高低判断风险系数高低。理财专家表示,现在很多理财机构的理财师在为客户讲解时总是着重强调收益与灵活性这两项,避开风险不谈。漏洞二,投资品种过于集中,忽略合理配置。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不仅应将资金配置在基金、股票、P2P、不动产等不同的“篮子”里,还要明白,投资楼市、海外理财等是在只有一个“篮子”的情况下,不全买入“鸡蛋”。漏洞三,风险评估不足,忽略投资合同审查。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注意内容和条款,任何投资行为都应做足风险评估。

  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8天到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周均收益率有所降低,其他各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均收益率略涨。从收益率分布来看,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产品均属股份制银行。其中,平安银行的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以5.5%的预期收益率夺得了15天至1个月期限第一的位置;而招商银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以14.6%的预期收益率居3个月至6个月期限产品的首位。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银行理财产品在今年三季度没有出现季末效应。此外,银行理财产品逐步回归资产管理本位,中低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近期快速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