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政策信用险工具发力 信用险商业化仍待时机

更新时间:2017-08-26 15:35
  【摘要】近期以来,自从国务院下发保险业“新国十条”以后,保险业在社会上的地位提升了很高。与此同时,保险业“新国十条”还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出口信用保险市场随之迎来了发展的好机遇。

  保险公司人士表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简称短期出口险)和国内贸易信用险(简称内贸险)在助力企业快捷、低成本获得银行贷款的同时,有望成为促进贸易出口的重要工具。但另一方面,内贸险的缺口仍然较大,因为贸易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一些企业的投保意识不足,市场空间还有待开发。国际形势复杂性和道德风险要求保险公司具备过硬的技术力量和操作复杂业务流程的能力。相关的配套环境有待跟进,作为政策性工具的信用保险的商业化还有待时机。

  政策信用险工具发力
  在多项政策的鼓励下,保险业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正在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发挥作用。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贸易险管理部总经理徐新伟表示,短期出口险作为直接促进一般贸易出口的重要工具,在帮助外贸出口企业防范出口风险、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今年1至7月,中国信保短期险承保规模达到2065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在短期出口险项下支持企业出口新兴市场、长账期赊销等高风险业务达1655亿美元,占同期短期险承保规模的80.2%。
  以短期出口险为代表的政策性保险产品正在配合国家“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等国家战略制定了配套的专门支持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去”,目前,承保领域涉及电力、交通运输、电信、矿产能源、船舶等十余个行业。同时,也配合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农业“走出去”等国家战略,利用海外投资保险支持企业海外建厂,充分利用境外资源,通过资本输出带动货物、服务出口。今年1至7月,中国信保海外投资保险承保规模达202亿美元,承保领域涉及能源、矿产、电力、电信、船舶、房地产等行业。
  徐新伟表示,在一般贸易出口中,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后,把保单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就可凭保单向银行申请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在发生保险范围内的损失时,中国信保会将赔款全部支付给银行。一方面使企业及时获得资金,另一方面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银行会考虑给予无需抵押质押、不占用企业授信额度以及降低贷款利率等优惠条件。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这不仅意味着获得银行放款更加方便,而且成本也较以往有所降低。宝鸡金辉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彬表示,以前拿到订单后,通过订单融资的方式申请贷款,银行要求公司的交易对手必须是其核心客户。如果向担保公司贷款,除了贷款利率明显提高外,还要支付约为贷款额3%的担保费。而通过投保短期出口险,则可以节省手续费,申请流程上也比较便捷。企业不必抵押土地等资产,只需抵押保险公司承保的应收账款就可按正常利率获得银行贷款,融资成本大大下降。

  填补中小微企业需求缺口
  在内贸险方面,中小企业的需求成为相关保险公司关注的开发点。除了融资功能之外,国内贸易信用险可以扩大销售,愿意走赊销,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人保财险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总经理陈中竺表示,市场竞争使得不论是从事国内销售还是出口贸易的企业都大量面对以信用作为付款承诺的结算方式。信用付款方式不仅能刺激买方的购买能力,增强买方的资产流动性,同时提高卖方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2012年以来,由于经济放缓和外贸疲软,中小企业客户对保险公司提供信用保险服务的期望尤为迫切。
  接近人保财险的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多地都在积极探索搭建保险公司和政府层面合作的平台,以帮助小微出口企业缓解资金困境,“中小微企业发展潜力较大,但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所以它们的业务面越大,留给短期出口险和内贸险的市场机会越多,尤其是未来在内贸险方面,保险公司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但在内贸险方面,受制于国内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信用、法律环境不尽完善,尤其是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落后等诸多因素,我国企业不同程度地面临"不赊销等死,赊销找死"的困境。”陈中竺表示,由于惧怕坏账风险和账款拖欠,通过赊销手段完成的交易量仅占全部贸易总额的30%左右,而同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却已达到80%至90%。换句话说,同等规模的欧美企业的销售能力是中国企业的4.5倍。
  专业机构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发达市场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占销售总额的0.25%-0.5%,我国企业逾期应收账款占销售总额的5%左右,其中最终无法收回的逾期账款占10%。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管理缺陷造成的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平均占到销售收入的14%,而西方企业只有3%左右。换句话说,一个销售额10亿元的企业,中国企业比西方企业多支出无效成本1亿多元。
  相关业务公司负责人士表示,内贸险的缺口仍然较大,因为贸易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一些企业的投保意识不足,内贸险的市场空间还有待开发。目前,多家经营此类业务的公司都在积极推广。

  商业化仍待时机
  人保财险人士对笔者表示,短期出口险和内贸险的商业化问题一直是业内关注的重点。但目前保险公司在展业过程中仍较谨慎。“如果推得过快,保险公司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并对经营造成压力。如果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可能出现恶性竞争。”
  保险业新“国十条”提出,稳步放开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进一步增加市场经营主体。短期出口险在5家公司共生的情况下,正迎来政策机遇期,但多位接受采访的人士均表示,谈商业化的时机还为时过早。
  被纳入短期出口险试点名单的一家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中国信保一家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与国际形势密切相关,要求保险公司具备过硬的技术力量和操作复杂业务流程的能力,对于国内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时间节点、不同行业等情况下的外贸行为都要有周密考虑。得到试点资格只是第一步,在各家公司对于国际形势把握的差别不大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外贸企业制定符合个体风险管控的方案是对保险公司的巨大考验。
  陈中竺表示,信用保险承保的道德风险值得注意:“国际信用险界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来控制道德风险,我们也必须尊重国际的最优实践来进行控制,但道德风险依然非常大。”
  笔者了解到,目前,国内保险公司与国外机构合作推动相关体系完善,已成为一种模式。中国大地保险人士表示,因为短期出口险的主要风险与进口国的整体经济实力、经济环境、买家的风险密切相关,几家商业公司在优势区域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扬长避短,共同满足出口企业差异化的需求,最终实现短期出口险的蓬勃发展。
  该人士说:“如果说商业化,目前国内最缺乏的就是人才队伍。比起其它财险品种,短期出口险对人才的要求更高,要精通外语,有国际贸易知识背景,懂国际法律,能看懂财务报表,还必须了解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走势。此外,要发展这一险种,对公司的IT系统建设、海内外征信系统的建立、财务核算、资本金要求、内部管控要求也比较高。”
  更多的投入正在进行中。笔者获悉,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大地财险目前是利用合作伙伴的国别研究资源。部分保险公司已经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专业化团队,以适应未来发展短期出口险对国别情况研究的潜在需求。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保险业“新国十条”助力企业“走出去”,填补中小微企业需求缺口,然而,政策信用险商业化仍待时机。此外,要想促进出口信用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积极支持,还需要其自身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