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国庆和季末效应来临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有望走高

更新时间:2017-08-27 20:51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投资理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进而开始关注理财市场。据了解,9月下旬受国庆和季末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有望走高,下面是详细情况。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与“宝宝”同处低潮
  8月份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在平稳中度过,8月最后一周,其月末效应更是显得“虎头蛇尾”,以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小幅回调而告终。
  具体来看,上月末共有721款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售,平均预期收益为5.1%,其中有17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超过6%,占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总量的2.49%。从总体统计水平来看,上周仅股份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保持继续上行,其他各银行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均出现回调。
  实际上,今年以来,“时点效应”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表现得并不明显。即使在半年末,因钱并不紧张,导致高收益产品也未出现爆发式发售,特别是去年走俏的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表现更是趋于平淡。然而,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低潮”延续至了8月最后一周。具体来看,投资期限为1个月以内的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2%,较前一周下降0.08个百分点;投资期限为1个月至3个月的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2%,较前一周下降0.06个百分点。
  预期年化收益处于低潮的不仅是银行理财产品,还包括了年初时炙手可热的“宝宝军团”。数据显示,目前大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徘徊于4.5%上下,而“宝宝军团”之首余额宝近7日年化收益仅为4.149%,低于了银行3年期定存利率。
  8月期间,因市场资金面整体较为宽松,银行理财产品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预期收益均欠佳。不过,展望9月,本月上下旬收益有望出现“分化”。在8月末平稳度过之后,9月初市场流动性供给整体正重回充裕格局,资金面短期也再度呈现出一定宽松预期,理财产品收益仍难有起色。然而,下旬由于受国庆和季末影响,资金面可能出现季节性边际收紧,两类产品的投资效应有望呈现。特别是随着国庆的到来,部分银行会以节日为噱头发行高收益产品。

  “招财宝”别具一格
  注意到,虽然目前宝类产品收益欠佳,吸金能力下降。不过,于8月26日正式上线的阿里“招财宝”预期收益却稳在5%以上。实际上,互联网时代,层出不穷的第三方理财平台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投资者通过各种各样的“平台”查询金融产品信息,购买金融产品。
  阿里巴巴主导的理财平台在试运行四个月后,“招财宝”于8月26日正式上线。根据支付宝给出的官方解释,“招财宝”作为一个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主要目的是让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可通过该平台发布投资品种与理财产品,投资者通过这个平台购买产品。
  对于招财宝,业内人士认为,“招财宝”平台除了提供金融信息之外,还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变现借款”,仅这一项功能,单纯的用金融信息服务平台这个描述,完全无法承载“招财宝”平台所蕴含的“野心”。具体来看,“招财宝”平台因为“变现借款”,使其与市面上其他的理财平台有了不一样的价值。
  所谓“变现借款”,是指用户基于自己在招财宝平台持有的指定理财资产数据发布借款申请,由保险公司提供还款保障措施,由借出人直接向借入人借出资金的直接融资“个人贷”项目。银率网分析师就表示,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变现借款”相当于给原来流动性较差的金融产品开了“外挂”。
  举个例子,如果“招财宝”平台发展成熟后,像信托这样收益高、刚性兑付,但流动性又极差的产品,几乎就找到了完美的流通平台。同样,银行理财产品也可以做类似操作。这种类似“交易所”平台的设计,若可以发展成熟,几乎掐住所有低流动性金融产品的流通命脉。
  从平台运作角度来看,“变现借款”相当于P2P业务的变形,而这种变形恰好发生在“招财宝”平台内部,无论是借贷双方的撮合成交,还是平台垫资,只要把握好产品端,那么风险都是可控的。但需要提醒的是,“招财宝”平台为了保证“变现借款”顺利进行,不排除会使用平台垫资这种方式。而垫资行为会加重平台资金压力,极端情况会导致平台资金链出现断裂风险。从预期收益率来看,根据9月3日招财宝首页公布的信息,预约理财6至12个月期,预期年化收益率5.5%;3至6个月期,预期年化收益率5.0%;3个月内,预期年化收益率4.8%。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与“宝宝”同处低潮,而“招财宝”别具一格。此外,国庆和季末投资效应有望出现,高收益理财产品或将出现,投资者需要谨慎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