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计提减值损失均超6倍

更新时间:2017-08-28 04:15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保障房规模也不断上升,但据了解,中国平安中国太保计提减值损失均超6倍,下面是详细情况。

  平安太保计提减值损失均超6倍 是否是银行股拖累
  高达6倍多增幅的减值准备金计提幅度,让外界都对保险股大吃一惊,就在平安8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平安首席财务官姚波在对计提如此高额的减值损失原因阐述时,提到由于险资所持有的金融股尤其是银行股长期低迷和大幅亏损,已经达到了计提要求,所以进行计提。
  在平安半年报中,唯有寿险净利润实现同比微跌0.46%,但银行股是不是如上述两家险企中报中所描述的如此惨淡,恐怕并不尽然。
  梳理国内五大行A股股价一年半以来走势发现,从2012年年底开始,除中国银行前十大股东没有保险资金的身影,工行、建行、农行和交行都聚集了平安、国寿、太保三家巨头的寿险产品,其中平安的传统普通保险产品和高利率保单成为工行A股第四、第九和第十大股东,持有的总股数接近76亿股,中国人寿传统普通保险产品持有工行5.71亿股,太保传统普通产品持有工行2.81亿股;在建行A股前十大股东中有平安传统普通保险产品和高利率保单27.3亿股;在农行A股前十大股东中,有平安传统普通保险产品48.12亿股和国寿个人分红保险产品13.23亿股;在交行A股前十大股东中有流通受限的平安人寿高利率保险产品7.05亿股。
  可以说,国有银行股成为险资重仓的股票,但这四大行的股价从2012年年底到今年6月末,并没有出现大幅下跌,其中工行股价从4.15元跌至3.39元;建行股价在一年半的时间内维持在4.13元的价格;农行股价从2.8元跌至2.52元;交行股价从4.48元跌至3.88元,跌幅分别为0.76元、0元、0.27元、0.6元。
  “银行股长期低迷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要保险巨头进行大幅计提,我认为完全是会计手段,事实上从2012年起,上市保险公司就在不断地计提减值损失,原因都是权益类投资亏损,今年上半年还进行大比例计提出乎意料,而且把原因归结于金融股的长期亏损有点牵强。因为即使保险资金在投资银行股上没有获得投资收益,但是银行股每年的高比例股息分红还是能抹平投资亏损。”8月26日,上海资深财务分析人士王立斌分析。
  查阅工行、建行、农行和交行历年分红发现,从2011年到2013年,工行每股分配股息总计0.8元/股,建行分配股息总计0.7元/股,农行分配股息总计0.48元/股,交行分配股息总计0.6元/股,这些股息红利的分配,完全可以覆盖平安、国寿、太保的投资亏损。“一面是银行股给保险资金带来稳定的投资分红,使得保险资金超配银行股;另一方面,保险巨头又从银行股上不断计提减值损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矛盾。”上述业内人士指出。

  上市保险公司“隐藏”利润真相
  通过会计手段预先计提减值损失,可以说是上市险企这近几年惯用的手法。2012年,沪港两地6大上市险企曾大规模进行减值计提,当时的主角是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当年中国人寿计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达310.94亿元,新华保险计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52.81亿元,同比增幅达到484%。2013年,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的净利润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8月27日,新华人寿公布2014年半年报,其实现净利润达到37.48亿元,同比大增71.4%,虽然新华半年报中得益于权益类投资收益大幅增加,但仍与当年大幅计提减值损失不无关系,2013年和今年上半年,新华保险减值计提少了很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般包括保险公司投资的在活跃资本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在评估金融资产是否存在减值时要考虑的因素,通常基于但并不仅限于公允价值下降的幅度或持续的时间和发行机构的财务状况和近期发展前景两大方面,还包括上市险企对于未来市场的判断,以及作为接下来市场更加不景气时的储备利润,趁年景不佳时大幅计提减值准备,彻底甩掉投资浮亏的包袱,下半年方能得以轻装上阵。”8月27日,上海一家券商机构保险分析师陈林受访时指出。陈林表示,银行股近期已开始反弹,加上上半年计提减值准备充分,平安和太保的投资浮亏已转为浮盈,为其下半年投资业绩减轻了压力,可以预测全年上市险企的业绩会更加好。可以看到的是,在已经实施了大规模的减值计提后,太保资本公积项下的浮亏数从去年末的51.55亿元下降为10.08亿元,同时由于保险合同准备金的相关假设调整,增厚太保27.6亿元的利润总额;而平安则直接从浮亏74亿元变成了浮盈2.7亿元。
  在8月26日举行的太保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谈及接下来的投资机会,太保资管总经理于业明表示,目前国内优先股还处于将发未发的阶段,条款设置也五花八门。太保将根据自己的负债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他同时表示,公司一直在研究境外投资,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减少,公司推进海外投资的速度会加快,包括另类、定息等投资类别都在和境外机构广泛接触。值得一提的是,在未来发展方面,太保面临的机遇则要更大,此前太保已经和德国安联集团正在筹建太保安联健康险公司,预计明年初就会正式开业;同时,太保产险签署了有关股权转让协议,受让上海国际集团和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的安信农险34.34%的股份,太保未来进军健康、医疗、养老等产业以及农业险、责任险、巨灾保险等业务,都会成为其利润新的增长点。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业绩表现良好,但计提减值损失均超6倍。上市保险公司计提减值损失似乎已经很常见了,而为了更大更持续的发展,保险公司应采取积极措施,避免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