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安康人社局“三放三强”推动人社工作惠民生

更新时间:2014-08-21 10:36

  【摘要】一直以来,政府都强调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为了体现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安康市人社局提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推动人社工作惠民生。那么安康市人社局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放架子,强化宗旨意识。随着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安康市人社局从提升宗旨意识着手,强力推进“窗口单位转变作风”专项行动,以“惠民生、优服务、改作风”为活动载体,采取局长带头到市、县、镇和社区窗口单位坐班一天,局机关科级及其以上领导分别帮扶一名大学生创业者和一名扶贫对象,深入了解民意,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改进,并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局属各经办单位深入服务单位和群众中开展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对收集到的问题立行立改。市社保经办中心作为窗口中的窗口,针对群众反映的“报慢了,报少了、办事不方便”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整改到位,赢得社会好评。

  放职权,简化行政审批。按照中省简政放权的统一安排,结合市政府开展的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要求,开展清权行动,局党组专题研究减少行政审批,清理规范行政行为,及时开展了机关各科室的职权登记,除市政府印发的15项行政审批事项外,一律不再额外增加行政审批事项,不准变相搞行政审批。将安康市工勤技能岗位技师聘任、专业技术人员5-13级岗位聘用、个体创业人员提供财政贴息担保贷款扶持等职权下放给县区人社局。对劳动合同鉴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考核评审等职权,将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予以取消。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公开各科室的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相关文件,让人社工作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

  放活力,提升服务效能。距离近了,效率高了,人社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得以释放。截至7月底,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87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3716人、高校毕业生1620人、退伍复转军人571人、残疾人62人、其他就业困难人员39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2%。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7.56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42.2万人。全市累计接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手续5.68万人。新增发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15亿元;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35家,直接扶持创业1978人,带动就业6889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718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9% ,待遇发放率100%。招录公务员139名,下达教育卫生系统公开招聘计划529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招聘、县及县以下医院定向招聘、市县两级医院公开招聘、农村基层人才振兴计划招聘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中。其他各项业务工作稳步推进,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温馨的工作服务,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服务。

  强管理,风清气正干事业。建立健全了局机关各项管理制度,先后建立了科长定期脱稿述职的个人能力提升机制,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个人评价机制,个人公开演讲和群众民主评议相结合的职务晋升机制,为干事创业者搭建平台。局党组定期开会研究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的民主决策机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领导带头机制,机关内部管理规范运行的分工负责机制等。通过召开机关科长在全体干部大会上脱稿述职评议会议,不仅大大提升了履职能力,而且杜绝了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增强了科室工作的主动性和对个人评价的公平性。通过组织开展科级空缺岗位竞争上岗,将评议群众扩大到局属单位和县区人社局,有效预防了在局内部拉关系搞圈子,为全体干部职工创造了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局内部管理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汇报,逐层把关负责,重大问题由局党组集体研究确定,不搞一言堂。在公务用车、三公经费支出和领导办公用房等方面一把手带头按规定执行,每季度向全局通报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接受全体干部的监督。

  强服务,践行群众路线。为了增强人社工作人员服务为民的意识,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康人社局举办了“践行群众路线 服务安康发展”主题演讲比赛,共有12名选手参赛,他们结合自身岗位和工作经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情诠释了为群众服务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感受,讲述了窗口单位让群众“少跑一段路、少等一分钟、少排一次队”的服务理念。为了解决市人社局办公分散,群众分头找路的问题,市人社局在市政府行政大楼一楼和各办公楼层显眼处安放办公区域图片指示牌,公布办公电话,在局网站公布各科室的职能、科室负责人及其联系电话;为了方便群众了解科室经办人员的去向,在每个办公室门口悬挂干部去向指示牌,方便社会监督;为了提高就医报销工作效率,让报销群众“少出一趟门,少跑一趟路”,自5月1日起,市本级在市中心医院、中医院、人民医院全面实行了住院实时结算,7月28日又顺利实现了在西安定点医疗机构异地住院实时结算业务,开通异地(西安)就医和省城转外就医实时结算定点医院18家,解决了群众跨地市来回跑、报销周期长、垫付医疗费用压力大等问题。

  强宣传,营造创业就业氛围。今年以来,在认真分析近几年来安康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创业形式的基础上,决定与《安康日报》联办“大学生创业者之歌”和政策法规宣传专栏,在全市范围内寻找50名具有典型示范带动意义的创业大学生,通过深入采访,集中展示全市创业大学生的业绩,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引导、支持、助推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政策法规宣传,让安康的父老乡亲及时了解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共享改革开放成果。通过近4个月的集中采访和持续报道,安康的大学生创业工作引起了中省各级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6月17日,《安康日报》以《“菜农”李伟》为题,报道了安康平利县大学生李伟回乡创业的故事。李伟的创业故事通过报纸和网络传播,引起了媒体人的关注,媒体人7月28日以《安康小伙李伟:不当白领回乡种菜》为题在社会版进行了大幅报道,配发了图片和言论,人民网同步进行了视频报道。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可知,为了体现人社工作服务群众的本质职能,安康市人社局提出了“三放三强”,即放架子、放职权、放活力、强管理、强服务以及强宣传。通过这些措施,极大的推动了人社工作接地气、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