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前海人寿保费变相流入地产 15宗交易输血地产48亿

更新时间:2017-08-28 01:02
  【摘要】前海人寿作为宝能控股加码地产投资战略的执行者,目前已完成相关交易15宗,并为地产输血48亿元。为此,相关人士认为,前海人寿已沦为地产资金的输送机。下面小编就为您讲述具体情况。

  15宗交易输血地产48亿
  前海人寿官网近日发布一则公告显示,前海人寿出资约8.58亿元受让宝能控股持有的宝能世纪49%股权。由于前海人寿为宝能控股子公司,而宝能世纪又是地产企业,因此,前海人寿上述股权交易被认为是涉足地产类的重大关联交易。
  这仅仅是前海人寿地产投资的一个缩影。前海人寿官网显示,从2013年7月至今,前海人寿一共披露了15条重大关联交易报告,短短两年内,其通过股权转让、增资、借款等形式,共耗资48亿元投资于地产及其相关领域。其中,前海人寿有5次受让地产企业的股权;5次涉及对地产关联企业借款;3次涉及对房产类企业增资;还有2次属于直接购买写字楼物业。
  让人更为惊叹的是,前海人寿投资地产项目的业态各有不同,包括地产投资公司、酒店项目、养老项目、金融大厦、物业等。如前海人寿出资约1.3亿元受让韶关宝能持有的房地产投资公司韶关德丰源100%股权,斥资7.08亿元接手宝能酒店40%股权,斥资4亿元拿下深圳首块养老地产用地。

  幕后金主宝能集团浮出水面
  前海人寿进军地产并非偶然,其出身可谓与地产有着天然关系。
  资料显示,姚振华担任前海人寿的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并通过深圳市钜盛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前海人寿20%股权,而姚振华同时也是宝能集团董事长,宝能又是以地产发家,旗下诸多宝能系公司均与地产有着很多联系。
  而在房地产呈现低迷之态时,大筑房地产版图的宝能系逆势爆发,不仅频频拿地,而且放出豪言称“将用五年时间投资1200亿元,至2018年开发建设40座创新型购物中心,全部自持经营”。
  但如何筹集地产投资的款项成为关键。据知情人士透露,除银行贷款外,信托渠道以及关联企业前海人寿都是宝能系实现融资的主要渠道。据报道,其可查的4家信托公司和1家资产管理公司为宝能系发行了合计94亿元的信托产品,这次前海人寿通过受让宝能系地产项目及直接投资等方式,也达到了48亿元。
  为了筹资,宝能集团旗下不少项目以股权转让的形式出售给前海人寿。如前海人寿出资8.575亿元受让宝能控股持有的宝能世纪49%股权。而宝能控股是宝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保费变相流入地产
  为了成全宝能集团的地产梦,前海人寿大把大把的资金流向与地产相关的各个领域。一位接近前海人寿的人士表示,在投资方面如此大方,这源于保费的快速增长。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3年前海人寿实现规模保费143亿元,成立不到两年即跻身百亿俱乐部;今年上半年,前海人寿实现保费收入150.97亿元,市场排名第14位,发展速度远超其他地方系险企。
  然而,前海人寿保费快速增长的主力军非纯保障型产品,而是偏理财类的万能险,上半年理财类保险收入高达136.9亿元。
  对此,一中小险企负责人分析,前海人寿的发展策略确实激进,因为保费规模做大了,对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进行资金运用都有好处。大量的保费收入正好为宝能集团地产项目带来了颇为丰厚的资金。
  资料显示,前海人寿成立于2012年,去年经过两次增资,目前注册资本金为25亿元,其当年年底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2%,而公司成立当年的这一关键指标高达2924.8%。

  地产投资风险不容忽视
  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教授朱铭来表示,对于保险公司的关联交易问题,保监会虽然没有给出限额,但却规定重大关联交易要上报保监会。但保险资金的特质是首重安全,尤其是当房地产可能处于下行区间的时候,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的风险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据了解,此前地产价格不断上扬,险企一方面希望将周期较长的保险资金与地产项目相匹配,另一方面通过公允价值法计量来提高实有资本。前海人寿2013年报显示,体现在其财务报表里的投资性房地产数据,就是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的方式。
  对于此类操作方式,今年6月5日,保监会下发《关于清理规范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增值有关事项的通知》,旨对采用公允价值法对投资性房地产估值的保险公司中,有公司巧借地产评估增值、滥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以达到虚增偿付能力充足率、粉饰报表的现象进行检查。
  一位投行人士指出,此前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险企,一旦地产市场下行,将会有一批险企的偿付能力亮红灯。目前,保监会正在修订投资性地产的偿付能力资产认可标准。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前海人寿进军地产并非偶然,其出身可谓与地产有着天然关系。为了成全宝能集团的地产梦,前海人寿大把大把的资金流向与地产相关的各个领域。而其在投资方面如此大方,源于保费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