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新基金首募规模仅百亿 创近28个月最低

更新时间:2017-08-26 08:31
  【摘要】近年来,基金产业每年都会发行新基金,新基金的发行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所改变。截至7月30日,新成立基金共有12只,新基金首募规模仅百亿,创近28个月新低,备受人们的关注。

  打新吸金、年中银行存贷比考核、基金公司新基金发行热情减退是新基金首募规模大减的三大原因。

  “什么时候基金卖不动了,市场也就差不多跌到头了”。

  这条被银行理财经理挂在嘴边的“基市情绪定律”似乎又一次被验证了。在近期股指强势反弹之际,新基金发行市场的人气却跌至谷底。

  101.33亿,这是7月以来新成立公募基金的规模之和。在打新吸金、年中银行存贷比考核、基金公司新基金发行热情减退等多重因素影响下,7月新基金募集规模创下近28个月来的新低。

  单月吸金仅百亿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本月新成立基金共有12只,首募规模合计101.33亿,平均单只产品吸金8.44亿。
  这是近28个月来,新基金募集规模最低的一个月。历史数据显示,上一次单月新基金募集规模低于100亿还是在2012年的2月份,当月新成立基金10只,合计规模72.16亿;此后至今年6月,期间平均单月成立新基金28.75只,首募规模平均为489.50亿。
  从类型上看,7月新成立的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占据一半,共有5只产品成立,合计规模49.09亿,占比48.45%;债券型基金3只,规模共计28.27亿;此外,还分别成立了2只混合型基金和2只货币基金,规模分别为16.70亿何7.26亿。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票型基金中,南方天元是由原基金天元封转开而来,如果不算上该基金30亿的规模,7月新基金首募水平将更下一个台阶。
  “什么时候基金卖不动了,市场也就差不多跌到头了。”沪上一银行理财经理调侃道:“看来这次,基市情绪定律又显灵了。”

  发行降温三因素
  在分析人士看来,7月新基金发行降温主要有三个因素导致。
  首先,年中传统上就是银行存贷比考核的“冲刺期”,由于期间银行渠道将主要精力用在揽存上,新基金的销售力度明显减弱。历史数据显示,每到季末、年中、年末,新基金发行规模大概率都会有所下降。
  其次,7月份又一波打新潮来袭。上一批新股上市后的表现产生了较大的财富示范效应,众多资金不仅对投资新基金不感兴趣,反而还会大量赎回老基金,积蓄“子弹”用于打新。天相统计显示,二季度除了货币型基金,其余各类基金均遭遇不同程度的净赎回。
  最后,基金公司的发行热情亦在降低。沪上一基金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当下传统销售渠道依旧拥堵,发行成本持续高企,对于大部分具有生存压力的基金公司来说,新基金发行压力还是很大。

  “拼首发”观念调整
  事实上,如上所述,囿于市场环境的制约,基金公司已不再倾向于单纯“拼首发”,转而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绩优老基金的持续营销和非公业务的拓展上。
  “银行尾佣抽掉七成管理费,花吃奶的力气发10个亿,一打开资金走掉一半,实在‘伤不起’。”在北京一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看来,发公募需要投资者积极性的提升,这一方面有赖于基金行业自身在产品创新方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基础市场行情的发展。
  统计显示,今年前7月,成立新基金183只,规模合计1797.90亿;而2013年同期成立新基金201只,规模达到3881.62亿。这或许暗示,今年基金公司自身发新产品的意愿亦在下降。
  相对而言,借助电商和第三方渠道,一些绩优的权益类基金和创新货币型基金成为基金公司的营销重点;此外,随着非公业务的拓展,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日趋多源,除了发公募新产品,公司更乐意在非公方面发力。不完全统计显示,91家基金公司目前有6家尚未发行1只公募产品,更多基金公司仅发行少数公募“装点门面”,而将更多精力放在专户和基金子公司业务上。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7月新成立基金共有12只,首募规模合计101.33亿,平均单只产品吸金8.44亿,新成立基金发行降温源于三大因素。在此,提醒一下广大投资者们,在投资时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投资,切勿盲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