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银行放弃高成本吸收资金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低

更新时间:2014-07-11 14:49
  【摘要】就目前行情来看,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遍较低。甚至在面对年中大考时,银行并未有大规模的揽储大战,银行理财产品收益6%者也是凤毛麟角。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小编就带您一起分析。

  银行理财收益率普降
  “你要是6月份来买理财,收益还会比现在高点。”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告诉媒体人,一般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年中或年底考核时点相对较高。
  而在过去的一周,正是各家银行忙完吸存揽储的年中考核长吁一口气的时候,7月推出的理财收益小幅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实地走访中,媒体人还发现,个别城商行连续两期推出的10万元起售、年化收益率6%的理财产品,在发售两三日内即被抢购空,可见市场对高收益理财产品的热捧。
  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已经从年初的5.7%以上水平,一路缓慢下滑。根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今年6月各商业银行共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4476款,环比增加1.45%,平均收益率下降至5.21%。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3年6月银行间市场利率历史性飙升,“钱荒”造成各银行对资金求之若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连续上涨,短期收益甚至超过8%。
  造成当前银行理财市场利率走低,既有市场行情因素,又有来自政策调控的影响。今年以来,利率市场走低行情持续。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沐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央行通过两次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同业存单等手段,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向市场释放流动性,银行间市场利率保持较低水平,流动性向好。
  银率网分析师认为,50天内央行两度定向降准,向市场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市场资金面有望继续保持当前的相对宽松状态,年中“钱紧”的预期将有所缓解,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难以大幅走高。
  存贷比松绑被市场解读为又一次“微刺激”,监管政策调整的影响不至于立杆见影,但带来未来的影响可能性。6月底,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从7月1日起实施的调整对存贷比分子、分母的计算口径进行了相应减少和增加,但并未取消75%的存贷比监管红线。
  对此,银率网分析师认为,此次调整定向激励作用更加明显,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季末、年末的揽储压力,但短期内不会令季末拉存款揽储行为完全消失,“高收益揽储现象”也不会完全消失,但是“季末效应”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影响未来将减弱。
  “调整存贷比只是手段,并不意味着银行存贷比考核指标取消,银行季末吸储压力依旧存在。”沐华表示。

  银行放弃高成本吸收资金
  同时,各种“宝”类理财收益率走低这一外部因素,也在影响着银行利率市场定价。一名地方银监局人士对媒体表示,今年以来,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类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在4.5%左右徘徊,各商业银行已然没必要以更高成本争夺资金。
  当前,市场利率水平走低,监管层频频出招意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依旧难解企业融资之渴。对此,上述银监局人士表示,整个经济形势不乐观,央行通过定向降准引导资金流向,对实体经济给予重点支持引导,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绝非一日之寒”。
  而且,表外业务对于支持实体经济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对于“银行是否愿意高成本吸收资金放贷”的疑问,接受采访的专业人士予以纠正:银行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属于表外业务,不计入资产负债表,也就意味着银行理财资金不能用于发放贷款,以此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更是无从谈起。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在银监会6月底放松存贷比、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宽松等因素的影响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处于低利率期。此外,各类“宝”类理财收益率走低,银行没有了以更高成本争夺资金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