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中国太保孵化移动应用产品

更新时间:2017-08-28 05:3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科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产业开始重视对高科技的应用。据报道,近期,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专业化移动应用实验室,备受人们的关注。

  “贝尔实验室太远,看看中国太保移动应用实验室也不错。”在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晓灵的盛情邀请下,《国际金融报》新闻媒体者参观了业内首家建立并投产的以移动互联网技术落地应用为标志的专业化移动应用实验室。

  走进实验室,一台手写电子签名机器吸引了新闻媒体者的目光,在手写电子签名簿留下电子“墨宝”和正面留影。离开实验室前,新闻媒体者收到了这张带有个人“记号”的照片。“手写电子签名”技术是太平洋寿险于2012年10月在业内首发的无纸化签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承保、保全、理赔等业务流程。

  杨晓灵告诉新闻媒体者:“实验室是太平洋保险企业级移动应用布局的重要“落子”。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以“神行太保”与“中国太保”两大应用平台和“稳健一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主要构成的企业级移动应用体系。”

  孵化移动应用产品
  “我们并没有看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包括互联网保险产品。”在杨晓灵看来,这两年,互联网金融“井喷式”发展,形式大于内容,“大部分的金融机构仍处在布局阶段,即前中后台融合、平台上应用内容建设、IT技术架构和能级再造、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升级”。
  中国太保移动应用实验室正是这样的产物。除了电子签名,实验室还设置了展厅概览、模拟营销职场、模拟商业咖啡吧、模拟客户体验店等场景。新闻媒体者模拟体验了公司全景式移动应用客户关系管理和服务,通过“神行太保”PAD和智能手机模拟参与移动销售、移动服务、移动理赔、移动管理四大类移动应用APP产品的仿真应用。
  杨晓灵坦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全方位改变各行业的经营方式及消费者的生活习惯,移动终端对于“行商”的保险业是一个革命性的工具,将带来颠覆性的作业模式变革。”
  当下,互联网保险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赚足眼球的同时也带来了天量的销售规模。中国太保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杨晓灵告诉新闻媒体者,“内容建设是平台的核心内容。我们坚持以保障型产品为主,包括此次升级的"护身符"产品,也是主打保障。当然,我们即将在7月上线一款众筹类产品,但仍是保障型产品。”

  布局企业级移动应用
  透过中国太保移动应用实验室,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太保在企业级移动应用领域的“野心”。就在新闻媒体者参观实验室时,杨晓灵收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中国太保”官方微信平台粉丝突破100万人次。
  新闻媒体者了解到,实验室充分运用大数据、云技术、互联网平台、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等新技术和新应用,优化业务流程,缩短端到端的距离,实现线上线下一个客户、多个产品、多个界面的服务。
  “移动应用对公司产能提升的作用已经显现。”杨晓灵给新闻媒体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在“神行太保”上线前,保险销售的达成率在92%左右,系统上线后,这一达成率增加了8%;与此同时,保单继续率也有了显着提升。
  另一组数据显示:中国太保在微信平台推出的意外险产品“救生圈”("护身符"的前身)销售突破8万份,赔付情况与传统渠道销售的意外险产品基本一致。
  “微信只是一个入口,安全控制和客户信息保护都在后台完成。”杨晓灵透露,“这些都由中国太保独立设计。”

  慧择提示:据有关人士表示,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业化移动应用实验室,聚集了互联网大各种各样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保险很好连接在一起。这一高科技产品让客户更加方便地享受到保险带来的好处,未来也许会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