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正德人寿僵局终打破 战略选择受考

更新时间:2017-08-27 22:22
  【摘要】近期正德人寿事件备受社会各方的关注。从最初的偿付能力不足问题,引出股东间的矛盾,后来与保监会对垒,到最后的增资大限,每一件事都让正德人寿的发展充满戏剧性。最后一刻的“低头”,让这个傲娇的企业绝处逢生。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具体情况。

  持续僵局终打破
  在大限日的表态中,正德人寿表示“公司全体股东协商一致,决定以增资方式解决偿付能力问题”,随后保监会表示已收到正德人寿上报的请求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增资方案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关材料,同意其按照《公司法》及章程的相关规定,抓紧召开董事会及股东大会,通过增资议案并报保监会批准实施。
  据媒体人了解,尚有诸多问题不确定的正德人寿,到底需要增资多少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商议,而各股东的出资比例是否能维持在各20%也未可知。
  业界有消息称,6月30日下午,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会见了正德人寿董事长张洪涛,这一会面直接推动了双方的握手言和,但现任董事长张洪涛可能会因身体状况原因提前退休,今后将不再实际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其接替者或为曾被免职的总裁郑永刚。
  媒体人与正德人寿一位销售人员取得联系,据其证实,公司从6月9日开始被暂停了所有新业务,现在公司上下都在努力运作,这个月争取能将业务恢复正常。
  “召集股东大会、董事会共同协商、完成整改报告、注资等等这一系列流程,至少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寿险公司执行副总裁告诉记者。如此看来,正德人寿要想业务恢复正常最快也要到7月底。
  双方态度即便都有所缓和,但不意味着问题的顺利解决,保监会派驻的工作组至今依然未撤出,正德人寿将继续面临监管的考验。

  股东定位是否明晰
  对于正德人寿接下来的发展,不少业内人士对记者强调,股东要借此机会弄清楚自己进入保险业到底是为了什么?
  正德人寿的前身实为昭德人寿,2004年开始筹建,而当年获得筹建批文的共有18家保险公司,且股东多民资背景。而在两年多后,昭德人寿更名正德人寿正式获得开业批复,成为18家公司中延宕时间最久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筹备阶段,昭德人寿就遭遇过股东之变。
  无独有偶,当年同批获筹的保险公司发展多不甚理想,既有更名变身艰难维持的,也有像国信人寿这样创造了最短寿险企业纪录的案例。
  “为什么要投资保险业?我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保险业能给股东带来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面前保险业股东最应该想清楚的问题。”一保险销售公司董事长强调。
  在上述销售公司董事长看来,与真正想要好好投资保险这一行业相比,不少股东更是将保险业看作是一个低成本的融资工具,拿牌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集资,然后把收到的保费拿去投资,基本是挣快钱,搭平台、建团队、认真分析需求、培育细分市场这些基本步骤在这些险企中也很难看见。
  从炒牌照到6~7年投资回报期盈利无望,使得当年这批民资保险公司部分难产,保监会在2010年前后也一改过往支持民资进入的态度,转而对国字号企业有了更多倾向。

  战略选择受考
  除了股东定位要重新思考外,正德人寿未来要想步入正轨还必须对自己的战略进行细致考量。
  “以正德人寿为代表的这类小型险企其实都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公司经营基本无战略可言,都是在玩儿最简单直白的战术。”上述寿险公司执行副总裁表示,“很多大公司也都没有想清楚自己的战略。”
  一款万能险产品拼市场,让正德人寿产品结构的缺陷暴露无遗。公司采取这种打法必然高投入,本质就是储蓄性业务,让银行存款搬家,对公司长久经营未能有较高的价格贡献,而且对公司的投资状况、资产配置都是极大的考验。
  据悉,现任董事长张洪涛退休后将由此前曾被免职的总裁郑永刚接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业内人士对郑永刚的了解多集中在其为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而对其在保险业的表现并没有太深的印象。此前曾有报道称,郑永刚被免职的原因在于其投资风格过于激进,并不符合保险业稳健谨慎的特点。
  “如果都是卖万能险,投资更不激进就难以使得公司盈利,这也是正德人寿这类险企所面临的困局,一方面要用高成本的万能险挣保费,另一方面就得在风险较高的领域拼投资,但市场是有风险,这对于险企而言无疑是恶性循环。”上述寿险公司执行副总裁表示。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在增资大限之日,面临即将被保监会接管的危险时,正德人寿的股东握手言和,公司绝地逢生。但正德人寿的读懂定位不明晰,且其发展战略有待改进。不管正德人寿如何发展,人们对于保险的选择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