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
正德人寿因偿还能力不足而受到保监会的监管,暂停受理新单业务,此外,正德人寿还被指出管理层混乱、虚张资金等问题,对此,正德人寿正寻找解决措施。
扣除违规认可的“政府补贴资金”和“其他应收款”后,正德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仅为-87.08%。此外,正德被指出管理层较混乱。
“尊敬的各位用户,您好!因系统维护,暂不支持在线投保和保单查询,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这是
正德人寿的官网上鲜明橘色字体显示的公告。值得注意的是,普通的“系统维护”不会持续一周之久。当拨打正德人寿客服热线时,工作人员先是告知因网站维护暂不能网络投保。当笔者追问其偿付能力不足的"刷屏"新闻时,该员工才告诉笔者“目前受到保监会的监管,暂停受理新单业务”。
正德人寿虚增资本12.8亿
2014年6月6日下午16:30,正德人寿接到保监会[2014]8号监管函,监管函指出,正德人寿报送的2014年一季度末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2.7%,但根据在现场检查中已查实的情况,保监会确认其实际偿付能力充足率却为-87.08%。究其原因,正德人寿在土地使用权的交易以及相应的会计处理中,通过“政府补贴资金”和“其他应收款”项目虚增实际资本。而扣除违规认可的“政府补贴资金”和“其他应收款”后,正德2014年1季度末的实际资本为-8.0844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7.08%,属于偿付能力不足类公司。事实上,偿付能力不足对于发展中的
保险公司是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但虚增实际资本的属少数。多家保险公司中层领导说:“在真正受到保监会惩罚函之前是有"预警"的,监管层通常会找公司管理层谈话。其实,即使保监会没有主动找上门,公司也会知道自身偿付能力亮红灯,就应该及时采取积极且合规的措施。”
笔者另外了解到的情况是,早在2013年10月28日,保监会正式进入正德人寿进行现场检查,通过其记账凭证发现有虚增资本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行为,正德人寿在土地使用权的交易以及相应的会计处理中,通过“政府补贴资金”和“其他应收款”项目虚增实际资本。2014年2月28日保监会曾约谈正德人寿公司董事长,并提出尽快通过内部调解妥善处理好股权纠纷,采取包括增资扩股在内的一切措施,化解风险危机。但是,正德人寿似乎对保监会的现场检查以及谈话并未积极应对。直到收到监管函的第三天,6月9日正德人寿在其官网上“挂”出《正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保监会监管函〔2014〕8号的答复》,函件部分内容如下:“2014年6月6日(周五)16:30,我公司突然接到保监会[2014]8号监管函,认定我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并采取停止新业务等多项监管措施。虽然我们感到十分震惊、委屈和不解,但对于行业监管机构的决定,我们不得不重视并贯彻执行,加班加点于星期天(6月8日)召开了全系统紧急会议,向各部门、各分公司传达了监管函的内容,并按照监管函的要求,执行部署停止公司全部新业务。”
正德人寿用“突然”、“震惊”等词回应监管函,好似8个月前的保监会现场检查以及4个月前与董事长的谈话全无发生一般。正德人寿的答复函一出,笔者询问多家大、中型险企负责人,行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不能理解。但某险企财务官说:“如果说处理意见还未明确,公司一般会采取缓和的态度沟通。但目前监管函的下发已经表明了保监会严厉态度,并叫停了该公司新业务的受理,对于正德而言是最坏的结果。”面对正德人寿所表现出的“委屈”,保监会也没选择沉默。6月12日,保监会流传出违规操作的相关数据。据相关人员介绍,正德人寿2011年和2012年分别收到7亿和5.8亿的政府补贴,应计入递延损益,不得计入当期损益,但公司违规将其全额计入收入这部分虚增资本12.8亿。按照偿付能力监管要求,正德人寿还将账龄超过12个月、高达15.32亿的其他应收款(实际为非认可资产)按照80%比例计入认可资产。扣除违规认可的“政府补贴资金”和“其他应收款”后,公司2014年一季度末的实际资本为-8.0844亿元,最低资本为9.283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7.08%,属于偿付能力不足类公司。其实,自2013年以来,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采取了严格的制度: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的公司,保监会采取暂停公司新机构批设的监管措施以警示风险。
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的公司,采取全面暂停公司新业务的监管措施以控制风险,包括停止开展新业务、暂停公司增设分支机构、暂停公司新增股票、无担保非金融企业(公司)债券、股权、不动产和金融产品投资等规定。对于保监会透露的数据及本次偿付危机,笔者多次尝试与正德人寿沟通,但公司仅回复道:“我公司年报包含了所有可对外披露的财务数据,除此以外的信息无权披露,还请谅解。”
正德人寿管理层混乱,股东增资难
一般来说,面对偿付能力不足,保险公司通常会采取股东注资、发行次级债、调整业务结构,或是降低费用支出以及利用再保减少资本占用等措施补救。这其中,股东注资是最有效且快速的方法。监管函〔2014〕8号中指出,“保监会要求正德人寿在6月30日前恢复偿付能力,否则将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
一位接近正德人寿的人士说:“现在只是停止受理新业务,其他的都在正常运行,但尚未得到股东方在何时为正德增资的消息。”另有业内人士指出,“正德人寿的股权结构极为简单,共有5个股东方,分别为美好控股集团、宁波市鄞州鸿发实业有限公司、福州天策实业有限公司、福建伟杰投资有限公司、浙江波威控股有限公司,各持有正德人寿20%的股权。”而股东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简单,焦点正落在宁波市鄞州鸿发实业有限公司上。宁波市鄞州鸿发实业有限公司为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13年1月才受让了浙江凌达实业有限公司所持正德人寿的20%股份,成为正德人寿股东之一。2013年3月,杉杉品牌创始人郑永刚出任正德人寿副董事长,同年4月出任公司的总裁职务。值得关注的是,仅半年时光,正德人寿就在2013年10月9日宣布免去郑永刚的首席运营官(COO)职务,并暂停其总裁职务。今年4月19日,正德人寿再度发布消息称,“正德人寿党委免去郑永刚同志党委副书记职务”。
正德给出的免职原因为:“郑永刚长期不参加正德人寿党组织生活和党委会议,无故连续8个月以上不交纳党费,不执行公司党委决议和不做党委安排的工作,给公司造成了恶劣负面影响。目前正德人寿董事长为张洪涛女士。”从郑永刚的两次“被免”来看,可见正德人寿股东之间似乎并不和睦。此时,正德人寿正处于遭保监会采取多项监管措施的“非常时期”,股东之间能否捐弃前嫌,迅速找到有效补救办法必然引人关注。6月12日,笔者得到正德人寿方面的消息,标题为:正德人寿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诗词严守四项纪律,内文中提到“公司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引人深思。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正德的管理层较为混乱,在半个月之内找到股东注资希望不大。”另有业内人士告诉笔者,“正德管理层不齐心,不排除利用监管层逼迫原管理层退位让贤之意,最终会不会由保监会接管还是未知数。”
继续追查正德人寿投资性房地产
实际上,保险公司因为偿付能力问题遭遇保监会的监管函和禁令不稀奇。但正德人寿的特殊在于其虚增实际资本。外加中国保监会于6月5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清理规范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增值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德人寿正巧碰上了监管层正在进行房地产投资估值清理整顿。笔者得到消息,针对投资性房地产的逐项核查工作才刚刚开始,正德人寿如果在这方面也存在虚增估值问题,保监会或许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往期偿付能力报告进行追查。正德人寿201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2013年以11.2亿元的成本投资房地产,去年底估值增值到20亿元。而按照今年最新财报,正德人寿对这项投资的估值已增至28亿。某险企财务官告诉笔者:“偿付能力=实际资本/最低资本×100%,如果正德人寿存在不正当估值,就相当于通过增大分子来提升偿付能力。”
因为对于最低资本监管层是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几乎不可能通过调整这一项目改变偿付能力。但的确有可能在实际资本(实际资本=认可资产-认可负债)上动手脚,如果认可负债虚增了,实际资本也多了。“从偿付能力的角度来讲,正德持有投资型房地产,进入的成本价是11.2亿元,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市场价值的波动性,其投资型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会提升至28亿,这样会使认可资本增加,也就相当于资产增加,这部分资产也可以100%认定为认可资产。如果没有增加的17亿,公司认可资产减少,偿付能力也会降低。”上述险企财务官补充道。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房地产的估值,险企通常会交给第三方评估机构来操作。保监会目前对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化的比例也也没有较细致的规定。”正因规则存在漏洞,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政策放开一年多,也给了不少公司做手脚的机会,打起了规则上的“擦边球”。
某险企财务官告诉笔者:“政策的漏洞也使得第三方估值公司与保险公司产生内部交易,只要价格给的高,评估公司就敢提升相对应资产的估值。保险公司则拿到了"喜人"的增长数据,顺利通过监管层对偿付能力的测验。”反过来追究问题时,也是估值公司判断失误,看上去与险企并无直接关系。据了解,一些大型险企为了自身信誉并不会冒险虚高。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对于偿还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保监会监管之前正德人寿就应该及时采取积极且合规的措施,而正德的管理层较为混乱,股东增资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