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监管部门需引导基金公司先公后私 避免基金扩容萎缩

更新时间:2014-05-13 08:49

  【摘要】公募基金的首募规模骤降的主要原因是“轻公重私”,前四个月的新基金发行规模在不断缩水。相关专家称,相关资管机构应该引导基金公司先公后私,只有这样才能阻止新基金的扩容势头的萎缩。

  另一方面,分析人士也指出,随着其他各类资管机构陆续涉足公募业务、监管政策引导基金公司“先公后私”,新基金的扩容势头或不会就此持续萎缩。

  一方面,新基金法放宽了行业准入,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等三类机构,将可直接申报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资料显示,东方证券资管公司于去年8月率先获得开展公募业务资格,旗下首只公募产品东方红新动力已于今年1月末募集成立。媒体人了解到,目前多家券商、保险资管以及私募基金都蓄势待发,准备发行公募产品。公募管理人的多元化,将会带来部分增量。

  另一方面,证监会4月末表示,对于基金公司成立不满一年或者其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低于50亿元的,将暂缓审核其设立子公司的申请。

  “一些新公司成立之初心思就不在公募上,监管层的新规定,一方面是提醒防范子公司业务风险,一方面是希望行业兼顾公募的平衡发展。”分析人士表示。

  在其看来,新规施行后部分公司“轻公重私”的路径或将调整,被引导至“先公后私”、至少是“公私并重”的模式上来。

  慧择提示:基金公司轻公重私的发行政策严重影响了首募基金的募集规模,因此调整轻公重私的路径已迫在眉睫,相关监管机构应该尽快将基金公司引导到先公后私的模式上来,防止新基金扩容势头的萎缩。